快捷索引

IPB Image


概述:

Nancy B. Tucker编著:《中国机密:美国外交官与中美关系(1945—1996)》是一部有关中美关系的文集,回顾了中美关系在上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其中涉及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些文章使读者透过美国外交官和中国专家的眼睛,回想起在过去的五十年,中美关系是如何变化的: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华盛顿视北京为其在东亚利益的主要威胁者;到了七十年代,美国领导人希望把与中国的合作作为牵制苏联的平衡力量;自八十年代后期尤其是苏东剧变之后,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更加复杂。在促进与中国的贸易往来的同时,美国官方也一直在中国政府的“人权问题”上纠缠不休。人权成为两国争论的焦点。书中的文章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回顾,不仅分析了美国的态度和想法,而且也分析了中国的动机和考虑。本书可以丰富我们对美国外交决策过程的理解,从更深的角度来了解中美关系和相互影响。

近50年来的中美外交,历经对日抗战、大陆易帜、823砲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华沙会谈、尼克森访问中国、联合国中国席位争夺战乃至1996年台海飞弹危机等重大转折。「中美外交秘辛」所访谈的51位美国外交官,对这些转折都有一手的观察与说明。

论述中美外交关系的著作何止千百种,但以外交人员第一手经验和见解为主要内容,并经过学界专人编辑、整理、系统化呈现外交关系全貌的,本书当为第一本。

一篇本书书评:

本书从抗战胜利后美国开始卷入中国的战后国共谈判、马歇尔(George C. Marshall)的调停和司徒雷登(John L. Stuart)任为大使开始,一直到李登辉1995年访美后大陆试射导弹的台海危机为结束,涵盖了五十多年的中美关系,可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中美当代外交史资料汇编。

作者是乔治城大学外交研究项目的教授,前前后后採访了五十几位在美国驻中国外交使团任过职的外交人员,包括总领事、大使、助理国务卿等等,绝大多数是职业外交官,像基辛格、黑格这样的非职业外交官的重量级人物就没有在内,但有名的人物也不在少数,像起草1949年「中美关系白皮书」的麦尔比(John Melby)、40年代常驻中国的谢伟思(John S. Service)、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几任驻中国大使中的恒安石 (Arthur Hummel)、洛德 (Winston Lord)、李洁明(James Lilley)等。

中美外交实际上包括两类内容:一类是与相关对象的关系,比如说台湾、香港、朝鲜半岛、日本、前苏联(俄国)等等;另一类是关系到外交使团的具体任务如领事、首脑互访、联合国、危机处理、贸易、文化交流、武器扩散、人权谈判等等,所以在每个特定的时期,书中的口述采访均由这两类问题所引导。整本书读起来很轻松,不像学术著作那么沉重,主要是内幕消息,虽是闲言碎语的杂谈风格,其中又不乏点点滴滴对中美外交关系的启示。

中美关系的长线因素与「永远的台湾问题」

中美关系中起长线作用的因素值得注意。就是说除了对美国对华政策的传统分析,像双方的军事安全关系、政治经济关系、历史传统和现实纠纷这些变量因素,还有一个特有的长线因素:不管美国是何党主政、对华政策的决策主导人物是谁,美国外交的国内两大部门总是互相牵扯,就是行政部门与国会,这是美国自己的分权制衡的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外交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是行政部门,也是中国外交直接打交道的对象,但国会在外交上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这本书中的采访对象都是职业外交官,自然是行政部门的国务院和白宫系统的为主,言谈话语中常常透出对国会干扰外交政策的怨言。关于美国外交事务上国务院、白宫和国会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书中引前国务卿贝克的话说,中国应该理解,美国有四百多个众议员、一百个参议员,谁都能对美国的对华政策评三说四,白宫可堵不了人的嘴。记得好像是另一个前国务卿黑格则讲过一个生动地比喻:美国国会可以通过一个议案宣称月亮是奶酪做的,但只要总统不签字,那个议案就是张废纸,有点话糙理不糙的味道。书中的记录表明,不少中美外交的争议中,有些姿态是立法系统为跟白宫较劲做出的。

在此长线因素中永久争议的就是台湾问题。这些外交官在北京和台北都任过职的不在少数,他们对这个三角关系的描绘可以告诉我们中美关系上的许多能动量(dynamics)从何而来。在书中对50-60年代中美关系的描述中,主要就是美国与台湾的互动,特别包括了1957年刘自然被杀美国的「治外法权」引起的台北反美暴乱。而美国和北京的互动包括朝鲜战争、日内瓦会议、和华沙大使级会谈。从书中看,这些外交官对「中国院外游说集团」(China Lobby 就是台湾游说集团)的咄咄逼人的力量有很清醒地认识,当然也不时表现出不以为然但又无可奈何的态度。最典型的例子一是围绕1949年白皮书和「谁丢掉了中国」的争论以及后来的甚嚣尘上的麦卡锡主义;二就是李登辉访美前前后后的风波了。先说白皮书的事,国内许多人都是从毛泽东的批评文章中知道白皮书的内容的。平心而论,白皮书并非仅仅旨在为美国政策辩解,其实更多的是对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一种「实事求是」的反省。白皮书的主要起草人麦尔比对白皮书的背景和反应做了充分的说明。据他说当时国务院外交上主事的乔治凯南(就是发明了美国冷战「遏制」战略的那位重要人物)正在住院,把白皮书的稿子拿去看了几天,评价说「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国务院外交政策文件」。可是最后的结果呢?对白皮书的美国国内批评主要来自非行政系统,中国院外游说又推波助澜,这让国务院的人感到缺乏理解,非常郁闷丧气;本来麦尔比还以为中共对白皮书会有不错的印象呢,因为白皮书对蒋介石有直率的批评,对共产党的胜利好像也有些客观评价。而毛泽东主写的几篇新华日报社论以白皮书为靶子对美国对华政策的批判和冷嘲热讽让作者感到一种被误读的苦恼,总之是两头都不落好,典型的老鼠钻风箱的不幸感觉。

而李登辉访美的风波,在经历具体过程的外交官的眼里,纯粹是美国国内两方角力和台湾游说集团压力造成的。当然白宫系统低估了国会与之较劲的坚决,结果先是对中国外交使团把话说得太满,保证了签证不会发给李登辉,然后克林顿又在压力下让步,而且难以解释清楚自己的困境,于是造成外交危机。双方都丢了脸,也在很大程度上失了信任,还给后面台海关系恶化和导弹演习危机留下了伏笔,看来在这场官司中没有胜利者。不过这些外交官对台湾这种急走偏锋的政治动作也有点耿耿于怀,洛德特别对李登辉在康乃尔发表的政治性的演讲内容不满,认为这是台湾背后玩了美国一道,所以作为主管远东事务的副国务卿,他后来故意几个月拒绝接见台湾驻美的代表,算是还了一点小颜色。

书中还有些例子说明了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严重性。比如,北京把中美之间的三个公报(全都与台湾问题有直接关係)看得很重,其实美国人更把国内立法性质的「台湾关系法」看成是最重要的指导中、美、台关系的文件。据本书概述八一七公报主要是黑格的主意,华盛顿决策圈内的反对就很不少,这也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黑格的辞职。邓小平和里根政府来往的唇枪舌剑最后达成了妥协,可实际上里根和中国签订八一七公报时,一边接受了在公报里信誓旦旦的保证限制对台军事销售的水平,一边背地里还跟自己人说「说心里话,我真不喜欢这个公报。我的理解是我们要保持一个平衡,反正如果北京增加军事力量破坏安全和稳定,我们可不管公报里怎么说的,当然要增加卖武器给台湾了」。可见中方自己强调该公报的做法够一厢情愿的了。美国后来又卖F16战机又卖爱国者导弹,最近又是潜艇又是基德舰的,说句老实话,那个八一七公报早就名存实亡了。

这里应该对台湾为什么在美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做点感性分析,从书中这些外交官的口中,应该可以体会出台湾游说在美国的影响之根深蒂固,除以色列外无出其右。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很不少,这本书也没有提出什么新观点,倒是有一些有趣的实例。有一次卡特总统写了个条子给当时正在与台湾驻美代表交涉有关台湾关系法问题的苏利文(Sullivan)指导他的谈判。苏利文和台湾代表的会议推迟了一个小时,结果一个佛州的参议员已经打电话来,根据卡特条子的内容向苏利文兴师问罪,说他对台湾太不友好了,其实那时候谈判还没开始呢,内容更是没有公开。那边台湾方面不但知道了卡特条子里写的什么,而且已经找到帮着说话的参议员了,无论是搜集情报还是活动效率都够惊人的了。相形之下,北京在这方面可是差得太远了。按说大陆现在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比台湾强大重要的多,那美国人为什么还这么买台湾的帐呢?是一种历史惯性还是基于美国人自己的道德正义的判断,再不就是有战略考虑的政策延续?就说那几个北京认为和自己有些渊源或相对来说比较友好的总统吧,如果老布什在大选之前卖F16战机给台湾是现实政治利益驱使,那克林顿1995年台海危机时派两艘航母到远东给台湾打气可是有点剑拔弩张的意思。小布什总统最近还要把台湾单列到跟北约同级的盟国的地位来处理武器销售的问题。看来美国对华政策中对保护台湾这个「老朋友」的安全是有底线的。如果对美国来说,能不能为台湾和另一个核大国打仗,居然仍是政策选项之一,那就应该足够让北京认真对待的了。当然自从民进党主政以来,有些过去的台湾游说的资源原来是国民党控制的,能否全盘转到民进党手里还是个疑问,也许对北京来说是个机会。总之,这是个中美关系中值得研究的大问题。这么说吧,台湾问题一天不解决,或者其结果(不管是统是独)是任何一方强制性的,看来中美之间的这个死结就解不开。

从司徒雷登、谢伟思到洛德和李洁明

读此书的另一收获是对美国外交官的认识。美国外交官维护的是美国利益,对中国的看法大都是从美国利益角度的,这不奇怪。不过在40年代,有一些外交官对中国的感情比较深,要知道当时不是对中国有些兴趣或感情,大概没多少人愿意以对华外交为职业。最有代表性的也许是1949年前的美国最后一任大使司徒雷登。从几个内战时期在中国的美国外交官的评论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国务院在马歇尔力排众议下推举司徒雷登为美国大使颇不自在。在他们眼里,曾为燕京大学校长多年、在中国桃李天下的司徒和中国的关系太亲近了,因此对其能否全力为美国利益服务没有信心。言谈话语中就连司徒一直没有搬进大使馆官邸都被诟病,而且对他身边的傅泾波和国民党政府特别是蒋介石的关系不无忧虑。以至于应该送交大使的国务院来电都不能在司徒府中过夜,而是当场诵读然后带走,可见这些外交官对顶头上司的怀疑。再读读毛泽东那篇洋洋洒洒也足够尖酸刻薄的「别了,司徒雷登」,真是为司徒大使不值,一位真正心爱中国的自由主义的教育家,到头来落个里外不是人的结果,是老先生错位的选择还是历史的嘲弄?

另外一位重要的人物是谢伟思,先不说他在抗战时住延安美国观察团时期发展的对中共的了解,这位外交官后来在麦卡锡时期的受到的迫害也许是最惨的,不但被国务院开除,搞到后来连工作都找不到,不得不去帮一个英国人做小买卖,好在后来终于平了反。时来运转,尼克松访华前,周恩来在纽约时报的采访中提到欢迎美国老朋友再访中国,特别提到了四个人,费正清(John Fairbank)、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范宣德(John C. Vincent)和谢伟思。谢伟思也真起了专家的作用,以他对中国领导人的了解,后来在与基辛格的谈话中,直截了当地告诉基辛格:中国人别的事情可能在谈判中会讨价还价,但在台湾问题上可不是,在他们看那是原则问题。

谢伟思的观点和遭遇应该是有代表性的。有意思的是,不管其意识形态和对中国的了解与态度如何,被采访的外交官大都对当时的国民政府失去了希望,有的就直接承认中国革命的成功。这对多年动乱积贫积弱的中国也许是件好事,虽然这个结果对美国的利益来说大概没什么值得庆祝的,但实际情况是革命势力明显得到了80%以上人口的支持,美国对华政策应该接受这个现实。不过后来的中美两边各自的政治发展把这条路给堵死了。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这本书倒是可以更多的证明中美关系的这个恶化的转折,其实是个历史的宿命,不大可能有别样的结果。

越往后特别是尼克松访华后对华外交开始变成「显学」以来,反倒是外交官里职业要求占主导,对中国的感觉就越「客观」起来,越少有感情色彩。除了像基辛格这样的大人物,好像可以称为「中国朋友」的外交官不多。洛德以其华人女婿的身份出使中国自有一份不同的感觉,但他也没有表现出对中国特别深的感情牵扯。不过感情是一回事,而认识是另一回事,这些被采访的外交官对中国情况的认识一般来说还算比较内行。我曾经看过南海撞机危机时的CNN现场直播的公众讨论,美国听众里对中国的恶语可真不少,还是前驻中国大使李洁明提醒听众要从中国的角度考虑一下,比如「误炸」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反对北京奥运申请等事件让中国人形成了对美国的负面看法。其实李洁明在美国的外交官里面还算是对中国批评比较严厉也亲台湾的一个呢。

历史纪录的新材料

这五十年里中美关系曾有过的几次危机,在书中都有相应的描述。比如当中国革命接近胜利时美国的态度转变,从这些外交官的立场和叙述看,美国政府还是打算与新中国政府发展关系的,这也可以为许多对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研究证明,这方面本书所能提供的新东西不多。不过也有些细节对当时美国态度的转变可以作注脚。除了广为人知的司徒雷登和美国大使馆没有跟着国民政府南迁广州(苏联大使都跟着走了),留了条跟中国新政府打交道的后路;1949年秋天的时候国务院还来电报命令美国驻华的外交人员坚守岗位,不惜代价留下来呢。一转眼,刚过了新年新电报就来了,要求所有人员尽快撤离。据分析是美国政府已经决定不承认新中国,而且怕外交官被中国扣作人质。有关对中国参加朝鲜战争的问题,书中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情况,据一个使馆负责情报的官员回忆,当时(1950年5月)美国情报机关在天津的关系曾提供的情报认为,朝鲜战争迫在眉睫而且中国卷入的可能性非常高。有意思的是,当时格林(Marshall Green)将该情报送交到国务院,但这个情报根本没被当回事。从美国国务院朝鲜科来的消息是,他们没有北朝鲜要进攻的情报:「我们倒是但心李承晚这傢伙没准会北进呢」。这个小故事也许可以旁证布鲁斯克明斯的那本关于朝鲜战争起源的名作的基本论点(Bruce Cumings, The Origins of the Korean War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1])。

关于当时美国希望毛泽东成为另外一个铁托的想法,显然不是空穴来风,也就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在多大程度上也是民族主义者的争论,不过后来的主流意见是中苏不会分裂,所以美国外交能利用的东西不多。有意思的是即便到了1969年,中苏关系的恶化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了,蒋介石还对格林说中苏分裂是他们装出来骗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不知道蒋老先生是有目的的误导,还是真如此消息不灵光。据本书回忆,1963年的海尔斯曼讲话(Hilsman Speech)在美国对华态度上是个转变,开始公开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对待中国共产党政府,就是认识到这些共产党人会存在下去,「尽管我们不喜欢他们,我们也要开始同他们打交道」。要知道在60年代美国对华外交还是有「语言禁区」的,比如说称中国一定要加定语「共产主义」,不能称呼「北京」而只能随着国民党政府的叫法「北平」;这种僵化的情形一直到了60年代末才有变化,先是在美国之音的广播中,后来在尼克松的讲话中,国务院才真正脱出这种高度政治化的「话语」束缚。其实美国政治里,50年代的麦卡锡主义时期也够黑暗的,当时对美国对华外交官的调查跟中国文革时的「清理阶级队伍」有异曲同工之妙,常常是安全科的干员今天通过A调查B,然后明天通过B调查A,互相套话,问的是被调查者的思想意识如何,有没有同情共产主义的倾向,甚至有没有中国女朋友这样的隐私问题。

洛德在书中后半部分是个重要人物,主要是他从尼克松时期就一直卷入了美国对华外交的执行。他对基辛格秘密访华的回忆已经不是什么新东西。后来他在布什政府时期任驻中国大使又正好是1989年危机之前,之后在克林顿政府内又任主管远东的助理国务卿,他对这段时期中美关系的见证自然很有价值。比如他详细描述了方励之赴宴风波和六四前后的中美关系的危机,然后就是李登辉访美的那一场大官司。他关于为什么大陆试射导弹后克林顿政府决定派两艘航母到台湾附近的描述,应该算是比较有价值的。虽然美国人正确判断导弹演习只是吓唬人,但也是真怕擦枪走火,这对了解美国外交的思路不无启发。有意思的还有他所转述的熊光楷对傅立民(Charles Freeman)说的那番后来广为流传的话:大意是「我们(中国)可不担心如果(台湾)形势紧张造成危机以至于与美国潜在的军事冲突;顺便说一句,我们也有核武器,如果真有军事冲突,我不觉得美国会用牺牲洛杉矶来换取台湾的安全」。也不知道当时美国人听了这番话是否毛骨悚然。当然到底熊光楷说没说这话,只有他和傅立民知道。读者也就是姑妄听之吧。

有趣的历史细节和小故事

书中有不少中美外交关系史中有意思的历史细节和小故事,有些只说明个人性格特点,有的却真有政策影响。

书中外交官对中国领导人的描述有的非常生动,自然是有褒有贬。比如对周恩来的评价就非常正面,认为周绝对是杰出人才。有人还引用50年代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的话表达同感,说当你和周恩来相会时才真正感到什么是文明人(大意如此)。对邓小平的评价比较中肯,除了佩服他的能力对他的人品好像没什么特别的看法,不过对邓小平会见外宾时充分利用痰盂印象深刻。我们已经看多了基辛格、尼克松回忆录中对毛泽东的带有敬畏的评价,但在私底下,基辛格对洛德评价毛时却说毛真是个可怕的怪物(monster),「靠着对权力的欲望支持其生存,虽然他的帕金森症已经绝对不轻,站都站不稳说话呜呜的翻译根本就听不清,但仍然让人有强烈的畏惧感,」够一针见血的。外交官对江青的看法基本上是负面的,不过也提到当时美国联络处知道江青喜欢看西方电影,所以主动为她提供新电影看,不过怕影响到版权问题所以电影几天就得还,看来江青有借有还的信誉不错,而且那时候中国人还没那么强的盗版能力。有意思的是江青第一部提出想看的电影是描绘一个暗杀戴高乐计划的「豺狼的日子」,在美国人看来殊不理解。不过多年后我有幸看过那部电影,我倒觉得江青的眼光不错,那电影拍得够紧凑刺激的。

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期间杜勒斯拒绝和周恩来握手的事是个老掉牙的故事。这本书里倒是有一个杜勒斯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浴缸里决定政策的小插曲。某日,杜勒斯正在那硕大的瑞士浴缸里洗澡,美国谈判代表约翰逊急冲冲的来向杜勒斯报告,杜勒斯还是慢条斯理地洗他的澡,约翰逊就顺势坐在马桶上,说刚才会谈时中国代表王炳南提出中美应该讨论如何关系正常化,所以约翰逊建议美国也采取积极的态度开始跟中国进行实质性改进关系的谈判,可杜勒斯想都没想就说,「不,我不干」还是继续洗他的澡,于是这件事就这么没了下文。可见其对中共成见之深和其人之傲慢。但美国人自有他们的幽默,说想起那个场景:一个在浴缸里泡着、一个在马桶上坐着讨论严肃的中国政策,就忍俊不禁。

布什作了第一任驻中国联络处主任,一般来说外交官圈子里对布什的评价是:他是个没什么色彩的人物。但据回忆布什也是有原则的,有一次一位美国外交官的太太从香港来北京探亲,恰巧她是越南裔,脸孔和中国人一样,尽管她出示了美国护照,联络处的中国卫兵死活不让她进大门,布什发现了之后大发雷霆,马上叫政治参赞出去交涉把外交官太太请了进来,也算是给看人下菜碟的中国卫兵上了一课,这件小事恐怕让外交官对布什的印象好了不少。

福特也许是近几十年来最没特点的美国总统了,显然他访问中国时的准备功课没做够,在和毛泽东会见时,正是毛身体每况日下之时,毛用他特有的幽默对福特说,「我想我就要接上帝的请帖了,但到现在还没走成」。福特没明白老毛的话,居然回答说「没关系,我一定让基辛格赶紧把请帖给你发了」(大意),大概是要请毛去美国走上一圈。要是就这样翻译过去,不就成了驴头不对马嘴的外交笑话了吗?据洛德说他和当时陪同的基辛格都惊呆了,还是翻译有急智,居然给翻成:「总统说,主席能活上千八百岁,不碍事的」。瞧,能把这样肉麻但又精彩的场面话塞人家美国总统嘴里,也真够难为人的了。

*上述书评援引自:朱毓朝 政治学博士 现任教于加拿大里贾那大学政治系

作者概述:

(美)Nancy Berkopf Tucker 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 外交研究项目学者


内容截图

IPB Image



会员福利

资源无源时,可利用百度网盘 & 迅雷云盘取回

此内容仅供注册用户。请 %登录%.

神秘内容,请 登录 / 注册 后查看

会员可见全站福利 !




文章类别:

本文链接: http://www.books51.com/269185.html

【点击下方链接,复制 & 分享文章网址】

中国机密:美国外交官与中美关系 1945—1996 美 Nancy Berkopf Tucker 英文本 扫描版 → http://www.books51.com/26918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0 ratings, 0 votes0 ratings, 0 votes (0 次顶, 0已投票)
你必须注册后才能投票!
Loading...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