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索引

IPB Image


概述:

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在17世纪后期,俄国是怎样从像中亚诸汗国一样也是一个封建国家,成长为一个能够与欧洲争霸的资本主义大国的过程。俄国如何使工业发展起来,怎样取得出海口,以及一个可以称为造就奇迹的、锐意改革发展的彼得大帝。

在中国的西面,也就是中亚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特殊,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各国必争之地。进一尺或退一尺,都有可能影响到周边国家的安定。那么,在近代的历史长河中,这块连接着俄罗斯、中国、以及东亚、南亚的地区,又发生过怎样惊天动地的大事呢?对我们今天的社会造成怎么样的影响呢?你想要的答案,就在书里……

本书为“中亚通史”近代卷,主要叙述16世纪以后至1914年约400年间中亚的历史。这是性质完全不同于古代和中世纪的一段历史。作者王治来先生,20世纪50年代末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在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和中亚研究所工作20多年,参加过《新疆简史》等重大课题研究,在中亚史研究方面也有许多成果。本书可以说是其集近30年中亚史研究之大成的代表作。无论在逻辑的演绎、历史的叙述,还是史料的运用、观点的阐释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本卷主要叙述16世纪以后至1914年约400年间中亚的历史。这是性质完全不同于古代和中世纪的一段历史。中亚的近代史,为何要从16世纪开始叙述呢?这是基于以下的一些考虑。

从全世界的情况看,16世纪是西欧各国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在其推动下,发生了宗教改革、德国农民战争和尼德兰革命等这样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这些都表明,世界历史已经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正如马克思说的:“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基础的变革的序幕,是在十五世纪最后三十多年和十六世纪最初几十年演出的。”[1]“在原始积累的历史中,对正在形成的资本家阶级起过推动作用的一切变革,都是历史上划时代的事情。”[2]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市场经济的发达。而市场的扩张必然要超出国家的界限,把整个世界卷进来。在这种局面下,中亚地区是不能置身于世界趋势之外的。

欧亚大陆诸国,都是旧帝国瓦解的产物。如中亚诸汗国是蒙古察合台汗国分裂的结果,而俄罗斯帝国则是摆脱金帐汗国的统治而成长起来的。但是,俄国和中亚诸国却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在17世纪后期,俄国像中亚诸汗国一样也是一个封建国家,不但工业没有发展起来,也没有出海口,但这时却出现了一个锐意改革发展的彼得大帝。经过彼得大帝和他的后继者的努力。俄罗斯终于冲决社会的和自然的障碍,开拓疆土,成为能够与欧洲争霸的资本主义大国。

这时,同样向世界进行扩张,并从印度北向窥视中亚的是大英帝国。而俄国则想从哈萨克斯坦南下占领中亚,以便夺取从印度洋出海的通道。在这两大帝国争雄角逐的环境下,中亚诸汗国本身的情况,就成为决定其自身命运的条件了。本书第二卷的前言中已经讲到,16世纪以来中亚诸汗国因宗教、政治、经济等原因而导致衰败落后的情况,并提出在列强入侵时,将会有致命的严重后果。这一卷就叙述了中亚诸汗国被沙俄征服并沦为殖民地和保护国的过程。同时也述及伊朗、阿富汗以及中国西北边疆遭到侵略和国土丧失的历史。从本卷叙述的这段历史,人们一定会引发无限的感想。中亚地区诸汗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公元8世纪被阿拉伯征服以后,中亚一直是哈里发帝国的一部分。即使在哈里发帝国解体及以后哈里发的称号被取消以后,中亚诸汗国仍然是一些信奉伊斯兰教并实行政教合一的国家。可是到了近代,到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生产与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仍然实行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就不能与那些侵略成性的资本主义强国抗衡了。从中东到中亚,从印度洋到太平洋,许多古老的国家相继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保护国。国土遭到侵占,经济遭到掠夺,人民遭到奴役。对这些,不禁引起人们思索:如何才能摆脱这种苦难的命运呢?

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寻求真理、救国图强的历史,在这里就不说了。从本卷最后一章所叙述的情况可以看到,在中亚,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也有一些寻求自强的先进分子。他们或是向俄罗斯学习,更多的是向土耳其学习。多数人把伊斯兰国家的衰落归咎于宗教的保守主义和政治制度的腐败。他们要求改变这种状况。但遗憾的是,作为穆斯林他们始终不能认识,正是政教合一导致了落后。有的人甚至提出:“宗教兴则国家兴。”有的鼓吹泛伊斯兰主义,强调全世界的穆斯林都是兄弟,要团结起来,以抵抗西方的基督教文明。这种泛伊斯兰主义甚至发展成为极端主义——原教旨主义。

所有这些主张是否合乎历史的潮流呢?这就是我们研究历史所应当思考的问题。试问:世界上哪个民族没有信仰过某种宗教?但至今仍然保存政教合一制度的又有多少呢?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强弱区别是判然的。但哪一个国家的强盛又是依靠宗教呢?为使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强盛起来,并能抵御外侮,究竟是要依靠政治制度的合理,经济的发达,教育的普及和科学的昌明,还是诉诸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这难道不令人深思吗?

当然,现在的中亚诸国,曾经过革命的洗礼,摆脱了宗教的迷雾,已经独立自主,走上了发展繁荣的道路。他们的前途是光明和美好的。

作者概述:

王治来,湖南衡山县人,汉族,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1930年5月6日生。1949年秋,南岳国立师范学院附中高中毕业,同年考入湖南大学中文系学习。1954年秋,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59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从事新疆历史研究工作。后担任民族研究所古代史研究室副主任。1981年任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1984年调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1992年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1998年,由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荣誉社会科学专家”称号。2003年,受聘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主要著作:
《中亚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4月出版。1986年获新疆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
《新疆简史》第一册(合著),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出版。1986年获新疆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特等奖。
《中亚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1992年获湖南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年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中亚近代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1991年获甘肃省第二届优秀图书奖;1992年获国家教委首届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优秀奖。
《中亚国际关系史》(合著),湖南出版社,1997年3月出版。
《中亚通史》古代卷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中亚通史》古代卷下,2004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亚通史》,近代卷,2004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亚通史》于2005年10月获第五届新疆图书出版一等奖;2006年获得湖南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译著:
《巴布尔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出版。
《中亚蒙兀儿史》(《拉失德史》)译文校注,第一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出版。
《中亚蒙兀儿史》(《拉失德史》)译文校注,第二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
《世界境域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突厥世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内容截图

IPB Image



会员福利

资源无源时,可利用百度网盘 & 迅雷云盘取回

此内容仅供注册用户。请 %登录%.

神秘内容,请 登录 / 注册 后查看

会员可见全站福利 !


标签: ,


文章类别:

本文链接: http://www.books51.com/280477.html

【点击下方链接,复制 & 分享文章网址】

中亚通史-近代卷 王治来 扫描版 → http://www.books51.com/28047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0 ratings, 0 votes0 ratings, 0 votes (0 次顶, 0已投票)
你必须注册后才能投票!
Loading...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