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目录  · · · · · ·

引言
第一章 台夫特一景
第二章 维梅尔的帽子
第三章 一盘水果
第四章 地理课
第五章 吸烟学校
第六章 秤量白银
第七章 旅程
第八章 结语:人非孤岛


会员福利

资源无源时,可利用百度网盘 & 迅雷云盘取回

此内容仅供注册用户。请 %登录%.

神秘内容,请 登录 / 注册 后查看

会员可见全站福利 !

会员下载




文章类别:

本文链接: http://www.books51.com/546.html

【点击下方链接,复制 & 分享文章网址】

维梅尔的帽子:从一幅画看全球化贸易的兴起 – 卜正民 → http://www.books51.com/54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0 ratings, 0 votes0 ratings, 0 votes (0 次顶, 0已投票)
你必须注册后才能投票!
Loading...

已有 2 条评论

  1. books51
    2017/06/13

    快速翻阅。切入点有意思,但是太细碎了。喜欢有关瓷器和烟草的章节。

  2. books51
    2017/06/13

    因陀罗网上的珍珠

    画家维梅尔喜欢将曲面入画,并用它们映照出周围的环境,行家指出,他有可能在作画过程中使用了凹凸透镜。现存的35幅作品中,至少有8幅作品描绘了戴珍珠耳环的女性,画家在这些珍珠上画上了淡淡的形状和轮廓,暗示着所在房间里的场景。比如那幅最为著名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硕大的珍珠映出了她的衣领,也映射出画室左侧窗户的光线。在某种程度上,只要细看维梅尔的一颗珍珠,他朦胧的画室就会浮在观众眼前。

    汉学家卜正民将自己有关17世纪的全球贸易的著作命名为《维梅尔的帽子》,我心痒痒手痒痒地想替他改成“维梅尔的珍珠”。一则珍珠本身,与海狸皮、中国瓷器、白银、烟草和黑人奴隶一样,端赖全球贸易所赐,从稀缺走向普及,由炫耀性消费步入市民家庭。二则此书的核心隐喻,乃是“因陀罗之网”,华严经中提到,因陀罗将世界做成了一张网,网上的每一个绳结处都绑着一颗珍珠。每颗珍珠不仅通过因陀罗网与其他珍珠相联系,而且,每颗珍珠表面还能映射出网中的所有其他珍珠。卜正民再三援引这个譬喻,指出自己著作的“以小见大”之特点,以及迅速成长的全球贸易网络如何像因陀罗网一样往复织缠、交相辉映:

    “忉利天王帝释宫殿,张网覆上,悬网饰殿。彼网皆以宝珠作之,每目悬珠,光明赫赫,照烛明朗。珠玉无量,出算数表。网珠玲玲,各现珠影。一珠之中,现诸珠影。珠珠皆尔,互相影现。无所隐覆,了了分明。相貌朗然,此是一重。各各影现珠中,所现一切珠影,亦现诸珠影像形体,此是二重。各各影现,二重所现珠影之中,亦现一切。所悬珠影,乃至如是。天帝所感,宫殿网珠,如是交映,重重影现,隐映互彰,重重无尽。”

    本书一开始回溯“著作缘起”,作者自陈是因为20岁时骑车漫游,在维梅尔的故乡荷兰台夫特摔了一跤,因此摔出无尽灵感。不过在我看来,这不过卜正民狡黠的托词,他刻意选取了8幅出自视觉文本的图像,将画中物——东印度公司的仓库、军官的海狸皮帽子、读信妇女身边的青花瓷器、列文虎克手旁的世界地图、以及烟斗、银币、小黑奴和“东方三博士”——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布局之用心、构思之巧妙,令人叫绝。本书封底,另一名史学家汤姆•斯坦迪吉惊叹:“我自己怎么没早想到这点子”!我亦有同叹。

    在卜正民的因陀罗网中,台夫特是网络中心最大的珍珠,它时时映照着美洲、亚洲、欧洲、特别是远方的另一颗大珍珠:中国。台夫特不仅有维梅尔,更有荷兰东印度公司台夫特商会,在1595年至1795年之间,近一百万人依附于东印度公司,怀揣着“中国梦”,踏上了从荷兰到亚洲的海上之旅。作为汉学家的卜正民,质疑一向流行的欧洲中心论,肯定了中国是16-17世纪海洋贸易的终点。

    冒险家尚普兰终生致力于“无论从北方还是南方出发,最终到达中国”,他用火器从美洲土著那里换取毛皮,贩卖海狸皮的收入则为水手寻找通往中国的道路提供资本。他的“林地探子”让•尼克莱特,在参加土著人的宴会时,穿上了自己行李里最好的衣服:一件绣有花鸟的中国传统长袍。

    17世纪上半叶,通过东印度公司的船只运到欧洲的中国瓷器总计超过300万件。欧洲人对明代文震亨为代表的格调游戏一无所知,在文震亨看来,外销的“武装帆船瓷器”太厚、太粗、太像垃圾,可是欧洲人对此趋之若鹜,他们将青花瓷装饰在一切地方,甚至“远距离剽窃”,台夫特工匠发明了荷兰的青花瓷,售卖给无力负担中国瓷器的普通人,在英国,瓷器被称作“China”,可是在爱尔兰,它们被称为“delph”,台夫特因此成为欧洲瓷都。

    在荷兰陶工造的赝品中国瓷上,有一个猛吸烟管的仙人,对于中国人而言,烟草本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北美烟草种植业催生了罪恶的奴隶制度,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消费市场,兵士吸烟,官吏吸烟,文人吸烟,甚至18世纪的苏州仕女得先抽几管烟才能起床,烟草为19世纪的鸦片铺垫了道路。

    比烟草更通行的商品是白银,从1610年到1660年的五十年间,东印度公司将500吨白银运往亚洲,大部分进入“欧洲钱的坟墓”——中国。从美洲开采出来的白银,用来购买在亚洲制造的商品,这些商品再被运到欧洲消费。大量的白银助长了明末奢靡的社会风气,而对马尼拉白银的依赖,使得一次短期紧缩造成贸易停摆,加上气候与瘟疫雪上加霜,明朝就此覆亡……

    贪欲、贸易、资本、文化转移、人力流动、商品流通,这全球资本主义的雏形已经编织出一张因陀罗网,将世界一网打尽。同样,用这些隐形的线索串联起史料的珍珠璎珞,珠玑琳琅,耀人眼目,显然,卜正民的叙事功夫是好的,此书的可读性没的说。可恼的是,这个中译本翻译和校对不够精细,尤其是删去了索引和文献,硬生生将一部过硬的史学著作,变成了让读者将信将疑的通俗演义,罪不可赦。

    就我个人来说,读此书的初衷的确在维梅尔的画作上,卜正民用了5幅维梅尔的画,分别是《台夫特一景》、《军官与面带笑容的女子》、《窗前读信的女子》、《地理学家》和《持秤的女人》,他对画作的分析非常专业。依我个人浅见,既然用了,索性多用几幅,除了前文提到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之于珍珠,还有《倒牛奶的女人》之于荷兰乳制品,《织花边的女工》之于荷兰蕾丝加工业。即便写不成三章,也可化为因陀罗网上的三颗珍珠。可能,是我太贪心了吧。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