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专区切换至【手机版】

切换本帖至【手机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推荐] 你上当了!15本书揭开人人都逃不掉的知识陷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25 14:1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讲真,今天这15本书,你们都得看完了再走,因为每一本,我是说每一本,都是我满怀着诚意推荐的。

不知道你最近有没有抽时间关注臭名昭著的“胜利门事件”。没关注也没关系。

本来我对这件事也丝毫没有兴趣,因为这些涉案的明星我一个也不认识,直到车太贤也被卷入这个事件。(车太贤因电影《野蛮女友》成名,在这次事件中涉嫌巨额高尔夫球非法赌博。)“怎么?车太贤也不是好人了?”它完全毁灭了我对车太贤的想象。但是我细细一想,觉得更有意思的是,我为什么要对一个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的韩国演员的形象产生想象?

好玩的是,这样的想象简直无处不在,许多无关紧要的事情都被我赋予了想象,某个明星很可爱、某个品牌的手机很酷、某个服装品牌更有性格……

好像不管是谁,不管是什么,都在努力制造形象,而我经常神不知鬼不觉就接受了这些形象,甚至在这些形象破灭时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这个世界为我们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多,但我们却离真相越来越远了。信息到底如何塑造了我们和我们的生活?

1、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信息的渴望

《从莎纸草到互联网》


你上当了!15本书揭开人人都逃不掉的知识陷阱

点击封面入手正版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

[英]汤姆·斯丹迪奇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5年12月


不管是看胜利门的新闻,还是在微博看段子看笑话,还是去看行业资讯。获取信息,好像是我们身而为人的本能。而且人类天生就爱分享。

所以不需要猜想就知道,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名人八卦可看,都有自己的段子笑话可说,都有自己的行业资讯到处传播。唯一有所改变的是传递这些信息的渠道。

起初,人们把新闻写在莎纸草传阅,现在人们把新闻发在微博供大家点赞。但是这不是唯一的变化,因为我们阅读的方式也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在阅读纸书的时代,人们更有耐心,而频繁通过社交媒体来获取知识的我们,好像更容易急躁,更容易陷入没有逻辑的焦虑。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本书会通过有趣易懂的方式给你答案。

2、我们在说故事的时候,究竟在说什么

《人类简史》

你上当了!15本书揭开人人都逃不掉的知识陷阱

点击封面入手正版

《人类简史》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4年11月


“人设”这个词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它总能引起我们地反感,但是我们仍然一再受骗。

但是“人设”虽然是一个新词,却远远算不上什么新鲜操作。因为说白了,塑造“人设”就是讲好一个故事。

回头看看人类历史上那些绚烂的人物,哪一个不是在一个恰如其分的故事里扮演着一个性格鲜明的角色?谁敢确保我们所听说的他们就是真实的他们呢,人们却把自己所认为的秦始皇、拿破仑、诸葛亮口口相传。

可见面对“人设”的骗局,我们从来都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因为我们就是“爱听故事”的人类啊。我们听故事、说故事,甚至依靠虚构故事的能力建造起国家、法律、宗教、文明…

或许是时候了解一下人类的本质了。尽管我们仍然不能避开骗局,但是至少在下一次看见这样的小把戏时可以一笑而过。

3、过度娱乐为什么是有害的

《娱乐至死》

你上当了!15本书揭开人人都逃不掉的知识陷阱

点击封面入手正版

《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 著

三辉图书/中信出版集团

2015年5月

不管是胜利门也好,是人设崩塌的事件也好,人们对此的强烈反应正揭示了另一件事:人们正在对娱乐投入空前的关注。

娱乐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一个可以放松的时刻。刷微博、看公号、上豆瓣、上B站、逛知乎、看综艺、看韩剧、日剧、美剧、英剧、看电影…总有一种娱乐方式可以杀死我的空闲时光。

娱乐总是永不枯竭,以至于我们时常忘记要在生活中制造一些有益的空白,空白的思考时间可以增加我们的辨别能力。因此我斗胆建议你,或许可以给自己留出一点不那么有趣的空隙来思考一些真正严肃的事情,这能使我们更加具备对虚假信息的防御能力。

在你进行思考之前,不妨读一读声名赫赫的《娱乐至死》,这个书名时常会造成误解,以至于许多人以为这本书要叙述的是“娱乐如何导致人类思维的‘死亡’”。事实上波兹曼并没有全然地反对娱乐。他说自己对娱乐节目地热爱不亚于任何人。

喜爱娱乐不是问题,全部时间都被娱乐充斥,丧失思考能力,将碎片化知识当做知识本身,将“无知的言论”当做知识全盘接受,这才是真正危险的事情。

4、为什么这届小学生都这么早熟

《童年的消逝》

你上当了!15本书揭开人人都逃不掉的知识陷阱

点击封面入手正版

《童年的消逝》

尼尔·波兹曼 著

三辉图书/中信出版集团

2015年5月

铁柱昨天发了一条朋友圈:“地铁上有三个小学生在讨论夫妻相。”

真实且爆笑。我家那个上小学的小表弟在每次家庭聚餐上,都抱着他的小手机躲在角落里看美女直播。我还有个对明星如数家珍的小表妹。

儿童的行为越来越和大人无异。毋庸置疑,这完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作为一个90后,我小时候总是被安全地排除在成人世界之外,我爸爸甚至没收了我的《红楼梦》,以免我过早对爱情产生幻想。

但是现在的信息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家长即使没收了孩子的手机,也无法阻挡孩子通过其他方式获取他们想要的海量信息。倒霉催的是,孩子是无法克制那些轻易就被撩拨起的欲望。早熟得令人吃惊。还没有经历过懵懂和成长就学起了大人模样。

一切都能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共享,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儿童几乎都被迫提早进入充满冲突、战争、性爱、暴力的成人世界,“童年”逐渐消逝。

5、你不敢表达的那些意见将会逐渐消失

《沉默的螺旋》

你上当了!15本书揭开人人都逃不掉的知识陷阱

《沉默的螺旋》

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9月1日

在这次胜利门事件里还有个有趣的发现:有几位国内明星被卷入这次事件,这个小插曲挤进了微博热搜。

我倒并不是很感兴趣这些明星怎么怎么了,我更感兴趣的是大家对此的评论。

在微博热搜下面,你会看到骂这几位明星的评论被高高的点赞量推到前排。倒是那些明星的粉丝只敢小心翼翼地发表自己的喜欢,而且很快地,要么被挤到后排要么被谩骂淹没。

这真是一个完美的案例呈现了什么是“沉默的螺旋”:呈现于社会中的公共意见会给个体带来压力,导致个体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

换个角度说,当这些明星没出事时候,“喜欢他们”是主流意见,那些不喜欢他们的人反倒只敢小心翼翼地发表观点,或者压根不说话。看起来就好像从来没有人讨厌过他们一样。这样的现象就会使讨厌他们的人更加不愿意表达:既然所有人都喜欢他,我又何必要做那个与世界为敌的人呢?

《沉默的螺旋》会让你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更加清晰明白的认识。那些没有表达出来的意见并非不存在,而是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说出口。

6、谁都不可避免地爱上这个充满人情味的时代

《未来是湿的》

你上当了!15本书揭开人人都逃不掉的知识陷阱

《未来是湿的》

[美] 克莱·舍基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5月

克莱·舍基在这本书里撕开了一些包装纸,让我们看到属于这个时代的一些内在的东西。这就是,尽管网络信息爆炸,尽管社交媒体让人们看起来更有虚荣心,尽管总有“坏人”想要骗我们……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更加具有人情味了。

尽管知道这样很危险,但我们总是在尽情地释放着“真情实感”。而且更愿意表达自己的好恶,因为网络到处都有这样的空间允许你说一些生活里不想说的话。

这样的人情味听起来不免幼稚,但是很难避免。越来越多的组织可以仅仅凭借感情、缘分、兴趣建立起来。我们随时可以参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让自己开心起来。也可以随时因为一些其实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失落起来。否则我怎么会对一个与我毫无关联的韩国人(车太贤)感到失望。

7、有时候欺骗我们的甚至是我们自己

《乌合之众》

你上当了!15本书揭开人人都逃不掉的知识陷阱

《乌合之众》

[法]勒庞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年5月1日

很多时候欺骗我们的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在我们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所想的那些事情,往往一到人群中就忘记了。

因为群体的气氛充满感染力。尤其是在情绪极端的群体中,想象一下,当你身处一群狂热的粉丝中间,会不会忽然也情绪高涨起来。

勒庞在这本书里描述情绪在群体中怎样扩散,怎样不断变得极端。重要的是这些情绪会怎样影响我们或他们。你会在网络中发现这些现象还在完美重现。极端的情绪在网络中会经常会演化为网络暴力。

8、你知道的可能只是别人想让你知道的

《公众舆论》

你上当了!15本书揭开人人都逃不掉的知识陷阱

《乌合之众》

[美] 沃尔特·李普曼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4月

由于世界太大了,我们不可能了解所有事情,那为什么我们还能知道这么多事情?

想想你最关心的那些事情都是从哪里看来的,是从朋友圈看到的,还是从电视看到的还是从书里看到的?你怎么知道他们为你传达的信息就是全部真实的呢?

哪怕亲眼所见,也不一定会是绝对的真实,更何况这些信息都经过别人的整理和编辑呢。

但是我们好像经常会忘记这一点,总以为我们所知道的都是真的。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可能就和那些无法分辨信息真伪的中年人一样,只不过他们更关注养生,所以转发假的养生知识,而我们转发的是充满偏见甚至是虚假的知识。

这是李普曼将在书里会告诉我们的观点之一,人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个是你的真实生活,另一个是由媒体创造的拟态环境。

9、“猜你喜欢”,很美妙也很危险

《信息乌托邦》

你上当了!15本书揭开人人都逃不掉的知识陷阱

《信息乌托邦》

桑斯坦 著

法律出版社

2018年10月1日

你暴露的信息越多,想要讨你喜欢就越容易。

好比你总是听BIGBANG的歌,总是看韩国电影,吃戚风蛋糕,穿运动服,爱喝饮料,更喜欢看知乎而不是豆瓣,更喜欢微博而不是微信……

那么接下来,你身边的一切都可以通过数据比对猜到你的喜欢,你的音乐播放器每天为你播放和BIGBANG风格类似的音乐,你的视频播放器接下来会猜你喜欢的电影,你的朋友圈广告开始为你推送美食小广告,你喜欢的明星被硬在你爱喝的可乐瓶身上,你的app每天都在努力的为你推送你可能喜欢的话题……

“啊,世界怎么这么美妙,一切都恰到好处。”

如果你这样想,那真是危险至极。因为这些讨好你的行为,会让你慢慢的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作茧自缚”,如果你不主动选择,将很难接触到与你的兴趣没那么接近的事物,或者意见相左的观点。这会导致你的偏见和极端。在本书中,桑斯坦提出诸多信息时代的陷阱,“信息茧房”就是其中一种。

10、人们说的,不一定是他们想的

《人人都在说谎》

你上当了!15本书揭开人人都逃不掉的知识陷阱

点击封面入手正版

《人人都在说谎》

桑斯坦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11月

其实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明星才会建立人设,每个人都会创造自己的人设。有人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和蔼可亲的人,私底下却可能是个家庭暴力者,有的人看起来支持公平正义,实际上可能是个种族主义者。

凭借网络对隐私的保护,人们敢于坦陈最奇怪的事。这是一部有意思有新意的作品,讲了很多反直觉的东西。

人人都会说谎,永远不要听人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

11、数据是渗透在生活每个角落的神奇存在

《数据之巅:

大数据革命,历史、现实与未来》

你上当了!15本书揭开人人都逃不掉的知识陷阱

点击封面入手正版

《数据之巅:大数据革命,历史、现实与未来》

涂子沛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4年5月

大数据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是大数据到底是什么?大数据是怎么实现的?对我们的生活又有怎样的影响?

放心好了,即使你对这件事毫不关心,它也不是离你很遥远的事情,实际上你可能正身处大数据编织的网里而不自知。

数据里不仅包含着已经发生的事实,而且包含着未来即将发生的趋势。

更好地理解现在是我们阅读历史的意义,就像杜鲁门所说的,“世上唯一的新事,就是你所不知道的历史。”

12、这个世界骗你花钱的手段多得要死

《消费社会》

你上当了!15本书揭开人人都逃不掉的知识陷阱

《消费社会》

[法] 让·鲍德里亚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10月1日

现在,一切都可以成为商品。而且不管是什么商品,贩卖者都能为你想到购买的理由。有些理由让你无法拒绝。

有时候必须购买一个商品,是因为身边每个人都拥有,如果我没有就显得太low了。这些商品脱离了使用价值,组成一串意义链条,人们购买它只是为了看起来高级(这里就不举例子了,以免有打广告之嫌)。

人们花钱买的,不是东西,而是这个东西所携带的价值。就好比当时某个选秀节目,将选手的图像印在饮料瓶身上,让粉丝去购买饮料为自己的偶像投票,引发了购买狂潮。粉丝买的不是饮料,而是在买“为自己偶像实现梦想”的价值。

许多事情从消费角度看就会明白许多,“猜你喜欢”也只是为了增加我们对服务的依赖性,从而更愿意为之消费,扮演我们喜欢的形象就可以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消费无孔不入。

13、你身上最值钱的,是你的注意力

《注意力经济:

如何把大众的注意力变成生意》

你上当了!15本书揭开人人都逃不掉的知识陷阱

点击封面入手正版

《注意力经济》

吴修铭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4月1日

好看的明星、有趣的故事、免费的商品…这些充斥我们生活的美好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们都希望能割走你的片刻注意力。

因为你的注意力早就成为一种商品,你坐在那里看电视的时候其实已经成为一种商品,你对演员的关注已经被卖给广告商。当然,你在微博关注某人时,你也成了一种商品,作为千万粉丝中的一员,你为你所关注的人创造了更高的广告价值。你点开某篇公号文章时也是这样,你所贡献的那个阅读量为这个公号带来了更高的潜在价值(谢谢你点开了这篇文章)。

由于这个世界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每个人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处理海量信息,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所以注意力就显得更加稀有,减掉每天的睡眠时间,减掉工作时间,减掉情绪失控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只有那么一点,而那一点正是商家在争夺的,哪怕只匀出去几分钟也值钱的不行。这本书将告诉你,谁是鱼?谁是鱼钩?而谁又是钓鱼人?

14、你将看到一个信息创造者的坦白

《探索好奇:

探索传播公司和我的故事》

你上当了!15本书揭开人人都逃不掉的知识陷阱

点击封面入手正版

《探索好奇》

约翰·亨德里克斯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4年4月

在说了那么多理论之后,要给你推荐一本有趣的书。作者非常真诚地袒露自己在这个行业的起起伏伏。

这本书的扉页上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母亲从天使那里要来了什么给你,那大概就是探索好奇的能力吧。”

充分发挥你的好奇心吧,通过这本书探索一个全新的世界,发现创造内容者的秘密世界。

15、站在“现在”的路口,遥望“未来”的样子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你上当了!15本书揭开人人都逃不掉的知识陷阱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美] 丹尼尔·贝尔 著

新华出版社

1997年8月

最后,是关于未来的预测。了解现在是为了放眼未来。

本书作者是美国60年代杰出的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他以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为研究背景,预测了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并大胆预测了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图景。结合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略微可以看到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权且做些参考。

0 0

主题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切换至【手机版】|主站|Archiver|小黑屋|BOOKS51论坛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0 17:47 , Processed in 0.078637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BOOKS51.COM

© 一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