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专区切换至【手机版】

女人,自在平衡自己 - 第 41 页

想想一个涂口红的女人......真丑陋。红润的嘴唇应是活力的展现,不是画出来的;它们应该因爱而洋溢活力,因为你的活力而鲜活。但现在只要涂涂口红......你以为这是在美化自己。只有那些觉得自己很丑的人才会去美容,否则根本没这个必要。你见过丑陋的小鸟吗?你见过丑陋的小鹿吗?这是无稽之谈。它们不必上美容院,也不必咨询有关的专家;它们只是接受自己就是美的,在那样接受之中把美倾注给自己。

 

一旦接受自己,你就是美的。当你为身体感到欣喜,你也将带给别人欣喜,很多人会与你坠入情网,因为你爱自己。但现在你们却生自己的气,觉得自己很丑、惹人嫌恶。这种想法会令人打退堂鼓,不会与你坠入情网,只会使人与你保持距离;即使靠近你也会感觉气氛不对而离去。

 

不必去追求别人,这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爱自己,否则别人会来找你。因为人很难不爱上爱自己的人。为何这么多人去找佛陀、耶稣?因为这些人爱自己,他们置身于深深的爱中,为自己的存在欣喜不已,人们当然会被吸引。你怎能回避那股魅力?他们光是存在就极其喜乐。

 

谭崔首先教你:疼爱身体、善待身体、敬畏身体、注重身体,照顾身体——它是神给你的礼物;善沣它,它就会为你揭露伟大的奥秘。一切的成长,端视你如何与身体连结。

 

其次,谭崔谈到感官,这又一次遭到宗教的反对。他们竭力钝化感官和敏感性,但感官是感觉和认知的大门,是进入实相的门窗。眼睛是什么?耳朵是什么?鼻子是什么?它们是进入实相、神的门窗。倘若正确地看,你会看到神无所不在,所以不要闭上双眼,只要正确地睁开,不必毁掉它们。耳朵也一样,因为所有声音都是神性的。

 

鸟儿唱颂着咒语,草木在静谧中布道,所有的声音都是神的声音,所有形象也都是神的面貌。所以没有敏感度的话要怎么领悟神?因此你必须上教堂、寺庙去找祂......但祂无所不在。在人造的寺庙、教堂找神?人类似乎愚不可及。神无所不在,到处都能看到祂在活蹦乱跳,为此你得清理、净化感官。

 

所以谭崔说,感官是感知的大门,它们已经迟钝了。你得打破那些愚钝状态,净化感官;愚钝的感官有如布满尘垢的镜子,必须净化。

 

瞧瞧谭崔对一切的态度。有人说:钝化感官,削弱味觉!谭崔说:在咀嚼中品尝神:有人说:削弱触觉!而谭崔说:完全融入触觉,因为你所触及的都是神圣的。谭崔是所谓的宗教之彻底的逆转,是从根着手的激进革命。

 

尽量全然地触、闻、尝、看、听,你必须学习这语言,因为社会已将你愚化,使你完全忘了这语言。

 

每个小孩的感官天生都是美的。你看小孩注视一样东西时是那么融入,玩玩具时也是那么全神贯注。当他看,他就是眼睛,注意小孩的眼睛;当他听,他就是耳朵;当他吃,他就是舌头,完全成为味觉。看小孩吃苹果,那么津津有味!那么鲜活、高兴!看看花园里追蝴蝶的小孩......如此沉醉,就算神也无法这样蹦蹦跳跳,这么精采、这么静心——毫不费力。看看海边捡贝壳的小孩,彷佛在捡钻石。感官鲜活之际,万事万物都是珍贵的;感官鲜活之际,万事万物都历历可见。

 

在尔后的生命中,那个小孩就像躲在乌漆抹黑的玻璃后看世界,灰尘积在玻璃上,你透过它往外看,所以事事都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你觉得草木无趣,因为你的眼睛是愚钝的;你觉得一首歌很乏味,因为你的耳朵是愚钝的;你听过有一个佛,但你无法体会他,因为你没有那份睿智。

 

回归已被你遗忘的语言,一有空就更深入你的感官。吃——但别只是吃,试着再学习遗忘的味觉语言。抚摸面包,感受它的质地。睁开眼感受它、闭上眼感受它。吃的时候好好咀嚼——感觉你在咀嚼神。记住!不好好咀嚼就是不敬,不好好品尝就是不敬。让它成为祈祷,这样你的内在会升起全新的意识,学到谭崔的炼金术。

 

多多碰触人们。我们对碰触很易怒,若有人跟你靠得太近,你会后退。我们防卫着自己的领地,不碰触别人,也不让别人来碰触。我们不握手、也不拥抱,不分享彼此的生命。

 

去抚摸一棵树,抚摸石头,让河水流经你的手。去感受!去游泳,像鱼去感觉水,别错失任何唤醒感官的机会,一天中有无数机会,不必特别找时间,随时都能训练敏感性,善用一切机会。站在莲蓬头下面,把握机会——体会水淋在身上的感受。躺在地上,感觉、聆听沙滩,聆听海的声音。运用任何机会——只有这样你才能再次学会感官的语言,当你有鲜活的身体,当你的感官能够感觉,谭崔才可能被了解。

 

把感官从习惯中解放出来。习惯是愚钝的根源之一,要除旧布新。发明爱的新方式。人们因恐惧而固着在习惯中,连做爱的姿势都固定不变——「传教士的姿势」。找出感受的新方式。

 

用深深的敏感创造每一次经验。当你和一个人做爱,让它成为美妙的庆典,每次都带进新的创意。有时做爱前跳一支舞,有时做爱前祈祷,有时到森林中做爱,有时游泳后做爱。那么每一次爱的体验都使你更加敏感,而且爱永远不会变得愚钝、乏味。

 

用新方式探索对方,不要墨守成规,所有的成规都是反生命、为死亡服务的。你可以不停发明,发明没有范围和界限,有时只是小改变便能让你受益无穷。你一直在餐桌上用餐,有时可以坐在草地上享受一餐,你将为此全然不同的体验诧异:芳草的香味、鸟儿雀跃歌唱、清新的空气、阳光,还有小草的湿润感。这种体验不可能和餐桌一样,那是全然不同的体验,内容完全不同。

 

有时试试裸体吃饭的感觉,只是一个小变化——这没什么,只是光着身子坐着——但你会有迥然不同的体验,因为已经加进了些新的。若平常以汤匙、叉子吃饭,有时用手吃吃看,你会有不同的体验,你的触摸会给食物某种新的温暖;汤匙是死的东西,用汤匙、叉子吃饭是疏离的——那和恐惧碰触一样——即使是食物也不敢接触。你会错过食物的轮廓、触感和感觉,食物带来的感受比它的味道还多。

 

西方经由许多日常生活的实验发现,我们并没有察觉一个经验里其实有很多东西。例如,把蒙住眼晴和鼻子吃洋葱,然后再给你吃类似的东西——或许还是洋葱,或许是苹果;在眼晴和鼻子是封起来的状况下,要辨别两者很难,你不可能指出何为洋葱、何为苹果,因为味道不只是味觉,它有一半是来自嗅觉,也有很多来自视觉,不只是味觉而已,所有感官都参与在其中。用手吃饭使你的手参与其中,这样将会更好吃、更人性、更自然。

 

一切都要推陈出新。

 

谭崔说:每天不停找寻新方式,你的生命将不断处于激动的冒险中,绝不会无聊,无聊的人是没有灵性的(irreligious)。你会一直想去知道,在未知、陌生的边缘不断找寻;你的眼光和感官会一直清醒着,因为在未知、陌生的边际找寻、探索、捜寻,你不会迟钝、愚蠢。

 

心理学家说人到七岁就开始变笨了。其实大约四岁就开始了,只是七岁时异常明显。其实小孩七岁时就学到一生该学的一半了,若他的寿命是七十岁,那么其余六十三年的学习只占全部的一半——因为另一半早就学好了。这是怎么回事?是他变笨了,停止学习了。以智力的观点而言,七岁的小孩已经开始老化,肉体的老化以后才开始——三十五岁才开始衰老——但心理上已经老化。

 

你会讶异自己的心理年龄,人平均的心理年龄是十二岁,之后就停滞、不再成长,所以世人才那么幼稚。侮辱一个六十岁的人,顷刻间他的举止会像十二岁的小孩一样,令人无法相信这么老的人竟如此孩子气。

 

人们随时准备退化,他们的心理年龄肤浅地藏在后头,只要撩拨一下就现出原形,生理年龄的意义不大。人死于幼稚,从不曾长大过。

 

谭崔说:学习新的做事方式,尽量免于惯性。谭崔也说:别模仿,否则你的感官会钝化。别模仿,以你自己的方式来走,使你的一切都有自己的风格。

切换至【手机版】|主站|Archiver|小黑屋|BOOKS51论坛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8 08:47 , Processed in 0.034734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