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搜索


会员专区切换至【手机版】

切换本帖至【手机版】


开启左侧

[美文] 汉语中与佛教有关的词汇解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5 11: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

自汉以来,佛学作为一种思想和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来自佛经,佛学经典或者丛林僧团的词语被我们接纳并且融合使用着,尽管许多已经被世俗引申,不再完全是它原来的含义。历经五年,我搜集整理了这方面的近600条词语,很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或者成语甚至日常口语。按照字典拼音字母的排列顺序发出来,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大家多提意见,抛砖引玉吧。

T

《天龙八部,同床异梦》连载:与佛有关的词语十一,T部

【昙花一现】昙花,是梵语“优昙钵花”、“优昙跋罗花”的简称,花很美,但是开花的时间很短,所以常比喻难得出现的事物。

昙花一现”出自于佛法《长阿含经》:“告诸比丘,汝等当观,如来时时出世,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以及《法华经·卷一》:“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意思是说,佛祖告诉学生们,觉悟到宇宙真理的人(即如来)时时出现在世间,然而就象那优昙钵花一样,人生短暂,所以只是在人间显现一时。这些话实际上是在劝慰学人应该珍惜时间和佛法,不断精进,努力学习、实践和验证佛法。现在,这个成语多比喻人或事物一出现便迅速消失。

【弹指】原指印度的习俗。其法,弯曲食指,再用大拇指捻弹作声。印度人用弹指表示喜悦、赞叹等意思。如《法华经·如来神力品》:“释迦牟尼佛及宝树下诸佛现神力时,满百千岁,然后还摄舌相。一时声欬,俱共弹指。”智顗注:“弹指者,随喜也。”在古代,中国人已熟悉印度人的这个习俗。”后在诗文中,多用“弹指”表示激愤。现在也指时间短暂。

【醍醐灌顶】醒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印度人不但视为“世间第一上味”,而且认为它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佛教常用“醒醐”比喻“无上法味”即最高教义。至于“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统治权力。后多以“醒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

[天龙八部]天龙八部”是佛经中常见的“护法神”。诸天和龙神为八部众的上首,还有“乾达婆,阿修罗,紧那罗摩呼罗迦,迦楼罗,夜叉。

[天女散花]典故出自《维摩诘经国·观众生品》。维摩诘大土在丈室中“示疾”(故意显示有病,借题发挥)说法。时丈室中有一天女。为了试探会上大众的道行,把花瓣撒向他们。花瓣飘到菩萨众的身上,纷纷掉落地上;而碰到弟子们身上,便紧粘不掉。天女对弟子们说;大菩萨花不着身,是因为他们没有“分别想”。你们还有“分别想”,因些花瓣就粘在身上了。后用“天女散花”形容大雪纷飞,也形容撒东西。

[天花乱坠]传说佛说法时,诸天感动,撒下香花作为“供养”和随喜。

[天堂]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六道”中,“天堂”的福报最大,如寿命极长、身量极高、享受各种欲乐等。佛家认为,要生天堂,必须广修诸善。

【天魔外道】天魔”,居欲界天顶及色界天顶,领执世乐,故生邪见,憎嫉贤圣涅槃道法。《楞严经》说:“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于邪见。或汝阴魔,或复天魔,或着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认贼为子。”“洗心非正”是说不能以正法洗心。凡修禅定,先须洗涤从前所有邪恶知见,如同除去毒蜜,方可贮藏甘露。一有不尽,便足以致魔。“阴魔”依身心而起,“天魔”等则是外魔入心。若能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可奈何。“外道”也足以成为修道的障碍。如后沿用以指邪门歪道。也作“邪魔外道”。

【吐丝自缚】比喻自己的所作所为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自由或给自己带来麻烦,使自己困于某种境地而难于解脱。又作“作茧自缚”,是禅者常用的一个譬喻,表示对于有形修持方式的否定。

【屠所牛羊】在屠宰场中的牛羊无疑是死到临头了,所以这一成语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其比喻的即是临近死亡的人。《大涅盘经》:“如囚趋市,步步近死,如牵牛羊诣于屠所。”意思是如同囚犯被押往刑场,好比牛羊被牵往屠宰场,一步比一步接近死亡。

【托塔天王】在“四大天王”中,托塔天王最为中国民间所熟悉。梵名毗沙门,即北方多闻天王。其形象一般为绿身。相传唐天宝年间,胡兵犯安西,托塔天王化身为金甲神人却退敌军(见《僧史略》),朝廷敕寺院置别院供养。

《天龙八部,同床异梦》连载:与佛有关的词语十一,T部

【拖泥带水】禅宗反对在语言文字上纠缠不休,主张依靠自力去顿悟解脱,一超即入佛地,称为“单刀直入”、“斩钉截铁”。相反,不直截了当,喜欢在事相、文字上绕来绕去,不能直探本源的,谓之“拖泥带水”。《景德传灯录》卷二九:“道个佛字,拖泥带水。今比喻办事拖沓不爽快或语言不简明扼要。

【铁树开花】铁树,也叫苏铁,热带一种常绿乔木,多年开花一次。比喻极难实现的事情或非常罕见的事物。宋·普济《五灯会元》:“铁树开花,雄鸡生卵,七十二年,摇篮绳断。”比喻事难成叫铁树开花,言铁质树木不能开花,无开花结果之事。

【投机】彻悟的意思,合乎佛祖心机谓之投机。据说佛陀度生,应机说法,根据不同根机,宣说不同法门。《法华经·普门品》:“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是指观世音的三十二应,也就是他的应机说法。观世音尚且如此,佛陀当然更是这样。《续传灯录·法光禅师》:“使言言相副,句句投机。”如果话不投机,多说无用。所以俗话说:“话不投机一句多。”后引申为“投机倒把”、“投机取巧”等,对那些不坚持原则、看风使舵的人,称之为“投机分子。”

【头上安头】为佛家禅林用语。《五灯会元·卷第六》:“今有一事问汝等:若道这个是,即头上安头;若道不是,即斩头求活。”意思是说,今天有一事要问大家:如果说这个“是”,那么就是头上又安一个头,纯属多余;如果说这个“不是”,那么就象斩了头还想活一样。这是说语言文字就表达真理而言的相对性和局限性。如果用语言文字表达真理,它只是某种载体或符号,并不能和真理本身划等号,这就是在真理的上面又增加了一样东西,如头上安头。如果不用语言文字表达,又难以说清和理解真理,这就象斩了头还想活一样。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既不能拘泥于表达真理的文字表面含义,又不可完全拒绝语言文字的使用,这个成语现在比喻事情重复而无必要。

【同床异梦】谓同时睡在一张床上,却各人做自己的梦。比喻貌合神离,虽然同做一件事情,或交往密切,而各人有各人的打算。


主题推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5 11: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汉以来,佛学作为一种思想和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来自佛经,佛学经典或者丛林僧团的词语被我们接纳并且融合使用着,尽管许多已经被世俗引申,不再完全是它原来的含义。历经五年,我搜集整理了这方面的近600条词语,很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或者成语甚至日常口语。按照字典拼音字母的排列顺序发出来,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大家多提意见,抛砖引玉吧。

W

《五体投地无恶不作》连载:与佛有关的词语十二,W部

【万劫不复】佛经中常常用“劫”来计算世间。每个大劫,包含成、住、坏、空四中劫。每个中劫,包含二十个小劫。小劫是指人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增劫之极;又自八万四千岁起,每过百年减一岁,至十岁为减劫之极。此一增一减,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称为一小劫。

万劫不复,佛家说世界一成一毁叫一劫;万劫指时间极长或者指永远不能恢复。语出《景德传灯录》。现指永远不可能恢复。

【顽石点头】比喻说理透彻,使悟性全无的人也心服。顽石指无知觉的石头。全句应为“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生公指晋末义学高僧竺道生,他是鸠摩罗什的高足,悟解非凡。当时《涅槃经》只部分译出,传入南方,其中说除一阐提(断绝善根的人)外皆有佛性。道生则坚持认为“一阐提人皆得成佛”,遂被守旧者污为邪说,摈出僧团。道生因入今苏州虎丘山,传说他曾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说到一阐提有佛性,群石皆为点头(见《佛祖统纪》卷二十六、三十六)。现在虎丘山尚有“生公说法台”和“点头石”。以后全部《涅槃经》传到南京,其中果然说“一阐提人有佛性”,大众这才佩服他的卓越见识。于是顽石点头的传说便不胫而走。后来以此形容说理透彻,使人不得不心服。

【妄心】指虚妄计度的分别心,能产生一切妄境界。与“真心”相对。《起信论》说,“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遂轮回生死。

【妄语】佛教以“杀、盗、淫、妄”为“四根本性罪”,《大智度论》云:“妄语者,不净心个人成分诳他,覆隐实,出异语,生口业,是名妄语……妄语之人先自诳身,然后诳人。

【妄想】梵语的意译。又作分别、妄想分别、虚妄分别、妄想颠倒。与“妄公证书、”“妄执”等语同义。即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亦好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对事物确切了解,遂产生谬误。今也指不切实际的想法。

【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是典型的佛教成语。三宝殿是指代表佛法僧的殿堂,原意是:只有遇到事情时,才会想起到寺院寻求帮助。后来比喻登门求人办事。

【无门关】佛家常说“言语道断”,认为语言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单凭语言文字是无法领悟“不可思议”的真谛的。“无门”也叫做“无字门”,经中有《无字法门经》。佛家所说的“无门”,又并非简单地否定语言文字,而是强调领悟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早期禅宗取《楞伽经》来“印心”。经中说:“无门为法门。”禅宗亦因此自称“无门宗”。宋代禅僧慧开著有《无门关》一书,他指出:“且道如何是祖师关?只者(这)一个无字,乃宗门第一关也,遂之曰禅宗无门关。”后以“无门关”喻指难以领会的微妙之处。

【无尽藏】无尽”就是源源不断,没有穷尽。《维摩诘经·菩萨品》认为,“无尽”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又佛性广大无穷、妙用无边,谓之“无尽藏”。此外,华严宗认为,生灭无常的现象世界(有为法)也是“无尽”的,叫做“无尽缘起”,如众生无尽、世间无尽、虚空界无尽等。佛法广大,要求修行者发愿无尽、布施无尽、持戒无尽乃至博闻无尽。《维摩诘经·菩萨品》用“无尽灯”比喻菩萨化导无量众生,“有法门名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后亦以“无尽藏”泛指事物之无穷尽者。

《五体投地无恶不作》连载:与佛有关的词语十二,W部

【无佛处称尊】比喻在没有高人处逞强。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佛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偈颂中也说:“天上天下无如佛,一切无有如佛者。”佛教认为:佛为一切众生所敬仰,故称“世尊”、“无上尊”。

【无量寿】无量寿极言高寿,长生不老。源出佛教《观无量寿佛经》“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无量寿佛为阿弥陀佛的意译。《无量寿经》中有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其中第十三愿为“寿命无量愿”。

【无始】没有开始。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如众生、生死、时间等都是没有开始的。因果关系即建立在“无始”的理论基础上。众生由于迷惑而造业,轮回生死,也是“无始”的,称为“无始无明”(无明即愚昧)。

【无遮大会】兼容并蓄而无阻止,谓之“无遮”。无遮大会是佛教举行的一种广结善缘,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都一律平等对待的大斋会。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谓古印度“五岁一设无遮大会。”中国的无遮大会始于梁武帝。后用以泛指无所限制的公众集会。

[无风起浪]原为禅语。唐·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达摩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缺。”比喻平白无故地生出事来。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

[无边]意为广大而无边际,是佛家描述空间及数量概念的一个常用语。佛教认为,宇宙和生命是无边无际的,《起信论》:“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

[无明火]无明”即痴味,无慧,昧于事理,系从梵语意译而来的。“无明”居“十二因缘”之首,谓由“无明”不觉,造种处业,结识入胎,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楞严经》卷四说:“贪爱名为母,无明则为父。”二者相合,就产生出生命。。在世俗文学中,亦作无明火,无明业火,一般指怒不火。

[无量]梵文意译。古代印度计算极大数目的名称。大而不可计算。语本出《摄大乘注释》卷八:“不可以比类得知为无量。

[无恶不作]做尽坏事。原作“无恶不造”,见《百喻经·诈言死马喻》:“世间之人亦复如是,自言善好,修行慈心,不食酒肉。然杀害众生,加诸毒楚,妄自称善,无恶不造。”亦专指破戒律,如犯“十恶”之类。

[无常]梵语意译,谓世间的一切事物忽生忽灭,迁流不住。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看,称为“刹那无常”;从相对持续的角度来看,称为“相续无常”。《无常经》谓:“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涅槃经》卷十四中有一首著名的偈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后亦以无常特指死亡。

[无缘]佛教认为任何事物只有具备特定的条件时,才能产生和发展,称为“缘起“。如果不具务形成某事物的特定条件,就称为“无缘”。据说,佛也不能度化与佛法无缘的人,此外,证悟的人已经脱离了业果的系缚,没有攀缘外境之心,也叫“无缘”。

《五体投地无恶不作》连载:与佛有关的词语十二,W部

【五百世冤家】谓犯杀业重罪者,在许多生轮回中冤冤相报,结成无休无止的冤家。“五百”,泛指极多。多指结冤极深的冤家对头。俗语中也用以指缘份极深有的情人。

【五百罗汉】我们常常可以在许多名山大寺是见到五百罗汉的形象,或雕塑、或绘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充满佛教特色和异邦风貌。罗汉是梵语“阿罗汉”的略称,是小乘圣者的果位。关于五百罗汉,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参加第一次结集或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二是常随释迦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

【五体投地】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

【五十三参】比喻虚心求教,不辞辛苦。语出佛典。《华严经》说:善财童子最初从文殊菩萨处发菩提心,次第南行,先后向菩萨、佛母、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天神、地神、主夜神、王者、城主、长者、居士、童子、天女、童女、外道、婆罗门等五十三位善知识参访请教,并依教奉行,终于获证善果。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善财童子因此成为佛教虚心求法,广学多闻的典范。

【味同嚼腊】《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腊。”谓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后世以此比喻寡淡无味,了无情趣。

【唯心】佛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的心识所变现的,谓之“唯心”。《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空间、时间也不例外,所谓“三界唯心,三世唯心”。佛还指出,在本质上,“心”与“物”(或境)是同一的,不可分的。今天对“唯心”一词的运用,多含有主观片面,脱离客观实际的意义。在哲学上主张唯有精神才是万物本源的世界观称为唯心主义。

【唯我独尊】相传释迦牟尼是从母亲摩耶夫人的右胁出生的,落地能立,周行七步,步步生莲花。释迦太子遍观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佛经上关于释迦太子诞生的传说。这里所说的“我”,不能误解为生死轮回中的“妄我”,而是指无所不在、彻底自在的“大我”、“真我”,亦即《涅槃经》所说的“常乐我净”之我。这个我同“佛性”、“真常”的意义是近似的。

【未足为道】不足以说是体悟到了“道”(真如佛性)之意。《景德传灯录·卷十四石室善道》师曰:……便有种种见解,亦是狂慧,未足为道。汝不见小儿出胎时,可道我解看教,不解看教。当恁(那)么时,亦不知有佛性义,无佛性义。及至长大,便学种种知解出来,便道我能我解,不知是客尘烦恼。”对佛法的态度应该是刻苦学习,但又不可拘泥于文字,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随缘而生利于他人的妙用。这个成语现在是不值得一提的意思。

【文字因缘】作为本体的“实相”,是没有文字的。然而,不凭借文字,便无以诠释“实相”。禅宗所说的“不立文字”,并不是摒弃一切文字,而是不执着文字,要因文字而悟“实相”,通过读经等同佛法结下善缘,均可称为“文字因缘”。

【往生】是摆脱过往的恶业业力束缚获得新生之不可思议过程。当下的业报身命终受生新的业报身,称之为往生。业报身既可以指色身;也可以指心之业力所成之业报身,如天人,畜生,恶鬼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5 11: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汉以来,佛学作为一种思想和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来自佛经,佛学经典或者丛林僧团的词语被我们接纳并且融合使用着,尽管许多已经被世俗引申,不再完全是它原来的含义。历经五年,我搜集整理了这方面的近600条词语,很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或者成语甚至日常口语。按照字典拼音字母的排列顺序发出来,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大家多提意见,抛砖引玉吧。

X

《想入非非,心花怒放》连载:与佛有关的词语十三,X部

【西天】中国古代称印度为“天竺”,天竺在中国西边,故又称“西天”。

【习气】习惯,长期养成的难以改变的行为、语言和意向。“习气”一词出于梵语, 谓现行的烦恼历久而形成的种种积习,包括“名言习气”、“我执习气”等。习气相续到成熟时,能招生死果报。

【逍遥自在】意指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五灯会元》载有“四十二腊,逍遥自在,逢人则喜,见佛不拜”之语,此语后被广泛应用。

【现在】《俱舍论》卷二十指出:“有作用时,名为现在。”意谓事物正在发生作用的刹那间,谓之“现在”。《维摩诘经· 弟子品》谓:“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又《金刚经》谓:“现在心不可得。”无住、不可得,均指出“现在”的特点是刹那变迁,不可滞留。今常用“现在”一词,泛指目前、此刻。

【现身说法】佛菩萨均有法身、报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自在变现,度化众生。化身能够根据众生的机缘,随时随地应现于世,所谓“千百亿化身”。佛菩萨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静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众生,称为“现身说法”。释迦佛昔在兜率天为菩萨时,“于十方界,现身说法(《楞严经》卷六)所现之身,包括人、天、龙、鬼乃至禽、鸟,花、树;所说之法,多至“八万四千法门”。后来,人们用自已的亲身经历和行为去劝说别人,也叫做“现身说法

【现行】唯识宗谓八识中阿赖耶识有生一切法之功能,谓之种子,自此种子生现前的色心之法谓之现行,也指所生之法而谓之现行。现实生活中把现在施行的,现在有效的均称为现行,把正在进行和不久前曾进行的活动称为现行活动。

【现世报】原称“现报”,为佛家三业报之一。晋·慧远《三报论》说得很明白:“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后俗语用现世报为詈词,意为今生乃至当下就遭到恶报。

【香钱】信徒进香所施的钱。也泛指布施给寺庙、僧尼的“净财”。

【降龙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势力的干扰、阻挠。“降龙”,指以法力降伏龙。《梁高僧传》卷十《涉公传》中记载:前秦僧人涉公,能以秘咒咒下神龙,放在钵里。“伏虎”,指以法力降伏虎。《续高僧传》记载:南齐僧人僧稠,曾“闻两虎交斗,咆响振岩,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

【想入非非】即“非想非非想”定。这种禅定,心态已经到了至极静妙的境地,没有了“粗想”,所以称为“非想”;但是这种状态尚存有“细想”。这个成语现在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

【香象过河】作为一条成语,既可以用来比喻领悟道理的深刻,也可以用来比喻文字的精辟、透彻。象、马、兔这三种动物渡河的情况常被用来比喻人们悟道的不同程度。《优婆塞戒经》卷一:“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见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象在古印度人的心目中是一种神圣的动物,而印度地处热带,芳香的气息可以使苦于酷热的人们感到清新、舒适,因此,对于人们喜爱和崇拜的对象,就美其名曰“香象”。

【降魔】释迦牟尼成道前夕,端坐在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思维正理。此时,有个欲界的天魔,名叫魔波旬,先派了三个魔女用种种媚态去迷惑释迦。释迦用神通力,让三个魔女都变成了面皱发白的老妪。天魔愤怒,亲自率领魔军进行威吓。释迦不为所动,义正辞严。只听得一声巨响,天魔应声倒地,魔军都一齐俯伏地上。

【相对、绝对】相对原作相待,绝对原作绝待。相对与绝对相称。《维摩诘经》卷二僧肇注曰:“诸法相待生,犹长短比而形。”一切万法,存在着长与断、大与小、东与西、有与无、是与非,乃至净与秽、迷与悟、生与死等的对立状态,佛教称之为相待,意谓相待而有。后多用作“相对”。绝对指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相对指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或变化。

【相应】梵语意译,《华严经》:“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依《瑜伽师地论》,相应有三种,即一境、二行、三果。今指相适应,相符合。常用于平行机关,相当的意思。

【相由心生】意指万物表象都是由心念所产生,万象皆虚,唯真理藏于心中。心善则相善,心恶则相恶。延伸涵义:人的外在精神状态反映内在生理及心理状态。《无常经》: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我即为世,世即为我。

《想入非非,心花怒放》连载:与佛有关的词语十三,X部

【虚花】虚花,又称为“虚空华”、“空华”,是佛经上一个著名的比喻。《楞严经》中说,患眼病或用眼过劳的人,往往会看到虚空中有许多似花非花的幻影在晃动。众生“无明”妄动,“尘劳”不断,因此无中生有,执幻象为实在,引发诸多的烦恼。

【虚头】遮人眼目的骗局、花招,俗谓之“虚头””出于禅宗的《景德传灯录》:“德山曰:‘阇梨是昨日新到否?’曰:‘是。’德山曰:‘什么处学得遮个虚头来!’”虚头,与真参实修相对而言。

【悬驼就石】成语中的“就”是靠近、接近的意思。本义是把骆驼悬挂起来,离磨刀石近一些。喻义则是指用力多而得益少的愚蠢做法。《百喻经》中有个故事:一人得到一匹死骆驼,剥皮嫌刀钝。楼上有块磨刀石,于是上楼把刀磨锋利了然后再下楼剥皮,不一会儿,刀又钝了,于是又上楼去磨。如此上下往返,十分费事。于是这人终于想出了一个少跑路的办法:“悬驼上楼,就石磨刀”。结果自然被众人所嗤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要大费周折,多出力却不讨好,最好是直截了当,找到窍门,走捷径达到目的。

【行住坐卧】指身体的四种状态。语出佛经,如《本生民地观经·报恩品》:“行住 坐,受诸苦恼。”

【行者】梵语意译,乃指观行者,或泛指一般佛法之修行者。又称行人,修行人。也指方丈的侍者,及在寺院服杂役尚未剃发的出家者。如《善见律》云:“‘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钵,欲依寺中住者,名畔头波罗沙。

【邪魔(门)外(歪)道】佛教名词,指妨害所谓正道的邪说和行为。《药师经》:“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后来引伸指妖魔鬼怪,现多指不正当的门路、途径和不正经的事情,并通常演化成邪门歪道。

【修行】含有实行、修养、实践之意。宗教生活中欲实现生活上之统制、调节、规定等则必须藉修行以完成之。宗教本来就有信仰与修行双重要求。

【雪上加霜】语本于《景德传灯录》卷八:“师云:汝只解瞻前,不解顾后。伊云:雪上更加霜。后用“雪上加霜”比喻灾祸接连不断,一再受到损害,烦恼中又添出新的烦恼。

【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法苑珠林》卷九四:“生无信仰心,恒被他笑具。”谓对佛、法、僧三宝的崇信钦仰。佛教强调修行之初,须立坚固的信心,令不动摇。如“信、解、行、等。后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或榜样。

【心花怒放】佛教以清净的本心譬为莲花,故名“心花”。《圆觉经》:“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成就正觉,心花发明,照十方刹。”《华严经》卷六六:“又如满月出现虚空,令可化者心花开敷。后来多用“心花怒放”比喻心情开朗愉快。

【心心相印】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谓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以此佛的心直印于众生之心,谓之以心传心,以心印心。意在开示迷途,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祖庭事苑》卷八:“心印者,达摩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后多用以指彼此思想感情完全投合。

【心猿意马】心神散乱,把握不定,俗谓之“心猿意马”。《大日经. 住心品》分析六十种心相,其中之一为“猿猴心”,谓躁动散乱之心如猿猴攀缘不定,不能专注一境。“意”则犹如奔马,追逐外物,故称“意马”。“心猿意马”之“心”显然是指“妄心”。佛家把“心猿意马”视为入定修道的障碍。最早把“心猿”和“意马”连用的例子是唐代《维摩诘经变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

【心地】以大地来比喻心,谓心如大地,能产生世间、出世间和善恶等法。《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

【心病难医】佛家认为,“四百四病”(一切众病)皆以“心病”为主。“心病”就是妄想烦恼之类。”《景德传灯录》卷二九:“若与空王为弟子,莫教心病最难医。”后转化为“心病还须心上医”,谓思想意识上的病很难用药物去治愈。

【心眼】佛教指观察了悟事物之心,心之洞察如眼之明见,故称“心眼”。《观无量寿经》:“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后成一个多义词。或指存心,心思。亦指胸怀、心地。

【心领神会】不必明言,心中已完全明白、彻底领会,谓之“心领神会”。出于禅语,原作“心融神会。”《续灯录》卷九:“入室扣请,心融神会。”

【心量】指胸怀、心胸。在佛教中指心对外境的攀缘、度量。佛真实证到的心量,能克服主客体对立,远离能缘、所缘而住于无心。《坛经·般若品》:“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

【心境】《楞伽经》卷二说:“自心现境界。”是说,天地万物,一切境界,都是“心”的变现,《华严经》把“心”比喻为“画诸世间”的“画师”。

【新来和尚好撞钟】比喻新来乍到的人手脚总是比较勤快。

【新妇骑驴阿家牵】新妇,指媳妇;阿家,指婆婆。谓媳妇骑驴,而婆婆替媳妇牵驴。比喻事理颠倒反常。如《五灯会元》卷十九:“颠倒颠,颠倒颠,新妇骑驴阿家牵。便恁么,太无端,回头不觉布衫穿。”

【寻行数墨】“行”指文中的“行”;“墨”,指文中的字。“寻行数墨”出自《景德传灯录·梁宝志和尚大乘赞》:“口内颂经千卷,体上问经不识。不解佛法圆通,徒劳寻行数墨。”意思是说,有的人虽读了很多佛法,但内心根本不知其真正含义。所以不应执著于佛法的表面文字,而是应该一方面将对佛法的理解落实到行动实践中,另一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随缘而生利于他人的妙用。这个成语现在指读书拘泥于一字一句,专在文字上下功夫,不顾通篇大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5 11: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汉以来,佛学作为一种思想和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来自佛经,佛学经典或者禅林僧团的词语被我们接纳并且融合使用着,尽管许多已经被世俗引申,不再完全是它原来的含义。历经五年,我搜集整理了这方面的近600条词语,很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成语甚至日常口语。按照拼音字母的排列顺序发出来,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大家多提意见,抛砖引玉吧。

Y

【鸦雀无声】本意是指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这一成语是由唐代杜鸿渐所说的“鸦去无声”变化而来的,泛指什么声音都没有,非常安静。《五灯会元·无著禅师》记载:无著禅师一次与杜鸿渐闲谈,当时庭院的树上有乌鸦在叫,杜问:“师闻否?”禅师答:“闻。”过了一会儿,乌鸦飞走了,杜又问:“师闻否?”禅师依然答:“闻。”杜不解,问:“鸦去无声,云何言闻?”师乃普告大众曰:“佛性难值,正法难闻,各各谛听。闻无有闻,非关闻性。本来不生,何曾有灭?

【哑子得梦】语出《无门关》:“……如吞了个热铁丸相似,吐又吐不出,荡尽从前恶知恶觉,久久纯熟,自然内外打成一片,如哑子得梦,只许自知。”所以说,语言是一种载体,修行中讲不要执著于佛法表面的语言文字,而是应该逐渐闯过这一关,落实到真正的实证中去。哑子得梦”这个成语现比喻满腹心事,无以表述。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众生要得道度化,出离生死苦海,必须要同佛法“有缘”,才能“感应道交”。这个“缘”,包括善根、慧根,慕道向善之心和勇猛精进的精神等。什么人同佛法“无缘”呢?这就是经上常说的“八难”。“八难”可以分作四类:一是苦障之难,包括地狱、饿鬼、畜生和盲聋喑哑。二是乐障之难,包括北洲和长寿天。该二处的众生寿长多乐,但缺乏智慧,甚至误以为已入“涅槃”。三是恶增之难,即“世智辨聪”,自以为是,妄执坚固。四是善微之难,即生在“佛前佛后”,不知佛法。值此“八难”者,便于佛法无缘。灵丹妙药,只能医治命不该绝的病症;同样,佛法广大,只能度化有缘的人。这就是俗语“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的含义。

【摇头摆尾】形容喜悦或悠然自得的样子。《五灯会元·夹山会禅师法嗣·洛甫元安禅师》中载:临济大师的侍者元安,原来很受大师的赏识,元安因此自鸣得意起来,以致一次竟然向临济大师“狂”起来,被大师斥责处罚后,元安当下辞行去南方。第二天,临济大师上堂,贬元安的行为是“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以后人们把摇头摆尾作为得意轻狂、悠然自得的形容词。

【阎王不在家,业鬼由他闹】阎王,主管地狱之主。业鬼,生前作恶死入地狱的鬼。比喻主事的人不在时,趁机胡闹。

【阎王好见,小鬼难当】小鬼,鬼卒,是阎罗王的属下。比喻当官为首的还可以,而手下的人却难以对付。

【阎王判你三更到,定不容人到四更】原来,中国古代便有死入黄泉、阴间的说法。佛经传入后,关于地狱的详尽描绘大大丰富了“鬼世界”的内容。人死了未必都入地狱,只有犯“五逆十恶”的人才会入地狱。俗语“阎王判你三更死,定不容人到四更”,反映了中国民间旧时“死生有命”的观点。

【阎罗王做生意,鬼也没得上门】阎罗王为地狱主,连鬼都怕他。此俗语比喻没有一个主顾敢登门。

【阎罗王撞着对面鬼】小鬼对面撞上阎王。谓人生前作恶多端,死后即受地狱恶报,碰上阎罗王,无法逃脱。这句俗语是用“因果报应”之说,警诫人们不要作恶。免遭“冥谴”。

《一知半解,叶落归根》连载:与佛有关的词语十四,Y部上

【沿门托钵】钵指僧尼的食器,托钵指吃饭时以手托体到施主家乞食。比喻挨家讨饭,也比喻到处乞求。

【雁塔题名】雁塔,亦名大雁塔,在今长安慈恩寺,是唐永徽三年由玄奘法师所建。《大唐西域记》卷九说,当年慈恩寺僧众修习小乘法,喜食三种净肉(即眼不见杀,耳不闻杀,不为我而杀),时有比丘见天空双雁飞鸣,遂思念:“若得此雁可充饥食。忽有一雁堕地下自殒。众曰:‘此雁垂诫,宜旌彼德。’于瘗雁为塔。”长安为唐代首都,自神龙年以来,凡进士及第,皆列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雁塔题名”,遂成为考中进士的代称。

【演说】其本义是指佛、菩萨为弘传、阐发教义而向众生宣示开讲。

【叶落归根】源于慧能大师的公案故事。《五灯会元》载:慧能晚年要回故乡新州,弟子们极力挽留。见他去意坚决,只好说:“师从此去,早晚却回。”慧能却说:“叶落归根,来时无日。”意思是,树叶落到树根上,不可能再长回树枝,自己此去就没有再回来的日子了。慧能回到新州不久,就在国恩寺坐化了。“叶落归根”的原意表示事物有一定归宿,现多用来比喻客居他乡的人终究要回到故乡本土。

【业报】相应善恶业因而感得的苦乐果报,称之为业报。

【业根】梵语意译为“业”,泛指一切身心活动。一般分为身业,语业和意业三种。善业得善报,恶业得恶服,故称“业报”。“业根”之“业”,偏重于恶业而言,“根”,从梵语而来,意为“能生”。多指眼、耳等六种感觉器官而言,称“六根”。“业根”系指引和生恶业之根。

【业障】恶业能障碍向善的正道,名为“业障”,亦作“孽障”。多指前生所作恶业而为今生的障碍。《俱舍论》:“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出佛身血,如是五种名为业障。”

《业力》一词来自婆罗门教术语,后佛教引用。其作为直接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业力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可配合缘起论与无始无明化世界。

佛法所说的业力,根据行为属性,有善业、恶业、无记业之分;根据受报与否,有定业、不定业之分;根据受报范围,有共业、别业之分;根据受报差别,有引业、满业之分。

【以毒攻毒】这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医疗手段,谓以带毒性的药来治疗恶性疾病,指用有毒的药物来治疗因毒而起的疾病,后用于实际生活,指利用某一种有坏处的事物来抵制另一种有坏处的事物,出自明·陶宗仪《辍耕录》。

禅师用以比喻用对方使用过的手段来制服对方,或以其错误逻辑克服其妄想。

比如“参话头”,祖师们想出以毒攻毒的法子,叫你时时刻刻,二六时中,不离话头。因为这个话头也是妄想。待到这一个话头参得纯熟,这一念明明了了,直至五蕴皆空,恬淡虚无。遇到因缘,或是春风、雨声,或是棒,或是喝,就能开悟。

【一百八】一百八,又称“百八”是佛家常用的数之一。佛家认为人的烦恼有一百零八种,谓之“百八烦恼”。《大智度论》卷七说:“十缠、九十八结为百八烦恼。”又一说,六根各有六种烦恼,乘以三世,为“百八烦恼”。念佛计数的数珠,以一百零八颗一串者为“上品”。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一佛出世”比喻事情非常不易。《隋书·经籍志》:“每一小劫则一佛出世”。“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是民间的一种戏语,形容病痛者或受刑者痛苦得死去活来。

【一转语】禅宗机锋往来的关键处,称“玄关”。破“玄关”必须亲证实悟。以片言只语,拨转对方的心机,使之冲破“玄关”,谓之“转语”。《景德传灯录·百丈怀海禅师》指出:“古人只错对一转语,五百生堕野狐身。”后亦用“一转语”指别出心裁。

【一念】极短促的时间,称为“一念”。“一念”短到什么程度?《仁王经》说,“一念”中包括九十刹那,一刹那中又包括九百次生灭。《往生论经》说,“一念”中包括六十刹那。佛家提倡从“一念相应”下手修行,即抓住一闪念,与清净自性、禅定智慧等互相契合。又提倡“一念不生”,即凝心息虑,不生一念妄心。佛家还认为,空间、时间都产生于“一念”心中,所谓“一念三千(世间)”,“一念万年”,皆指此。后因以“一念”指一闪念间。

【一笔勾】明·莲池大师曾作《七笔勾》歌诀劝世,有“五色金章一笔勾”、“鱼水夫妻一笔勾”等共七首。谓一切俗世尘缘皆能放下。后引申为不提前事,或将某事完全取消,不再提起。也作一笔勾销。

《一知半解,叶落归根》连载:与佛有关的词语十四,Y部上

【一粒米中藏世界】《楞严经》:“不动道场,于一毛端,偏能含受十万国土。”《普贤行愿品》:“一切诸世界,入一微尘中;世界不积聚,亦复不离散。”华严宗认为:见须弥山高广,是自心作大;见芥子微细,是自心作小。而须弥山和芥子本无大小之别,故得以涉入无碍。峨眉山佛寺有对联“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与芥子纳须弥同义。

【一宿觉】出于《坛经·机缘品》。唐代有位精通天台宗止观法门的玄觉禅师,诵《维摩诘经》有悟,到曹溪求六祖慧能大师印可。玄觉机锋迭出,颇受慧能赞许。玄觉欲告辞,慧能更进一步,以双关语问道:“返太速乎?”玄觉答道:“本自非动,岂有速耶!”于是,两位高僧口吐莲花,又展开了一番精彩的问答。当玄觉说出“分别亦非意”时,慧能叹道:“善哉!”留玄觉住了一宿。这段故事,在丛林中流传,被称为“一宿觉”,成为禅宗“顿悟”的著名公案。

【一棍子打死】源出于佛教禅宗,乃表现禅机的俗语。《云门录》卷中:“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师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原来讽刺人云亦云等。后发展为“一棍子打死”,比喻对犯错误的人不加分析,全盘否定。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亦农亦禅、农禅结合是佛门僧侣的一个优良传统。僧侣们在礼佛、坐禅之余,不但参加耕种、收割、植树等农林劳动,还要从事砍柴挑水等日常劳作。六祖慧能就曾在碓房内干过杂活。正式创立农禅制度的是唐代百丈怀海 禅师。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绳】,又作“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了苦头,便长时间地疑神疑鬼,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就感到害怕。《五灯会元》:“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旨如何?’师曰:‘一度着蛇咬,怕见断井索’。”

【一蛇首尾】这个寓言又叫“蛇头尾共争在前”,出自《杂譬喻经》:很久以前有一条蛇,蛇头和蛇尾都认为自己是老大,争吵不休。蛇头说:“我有耳朵能听,有嘴能吃,行走的时候在前面,所以我才应该是老大。”蛇尾说:“我叫你走,你才能走;如果我不让你走,你就走不了。”于是蛇尾就在树木上绕了三圈,并且呆了三天也不放行。三日过后,蛇头饥饿得几乎要奄奄一息了。蛇头便对蛇尾说:“你放了我吧,我听你的,你是老大。你在前面走吧!”蛇尾于是便得意洋洋地在前面领着蛇头前行。没走多远,蛇尾和蛇头随即都堕入大深坑中而亡。这个寓言在佛法中用来比喻众生常为自私的利益进行争斗而不互相谦让,结果导致恶果。

【一弹指倾】一弹指倾”又作“一弹指间”。一弹指,即弹指一次所需的时间,佛法中用来形容极短暂的时间。《般若波罗蜜多经》:“若复有人于一弹指顷,能修行是般若波罗蜜多者,其所得福,倍胜于前。”意思是说,如果有一个人哪怕在一弹指的时间内修行为他人着想、合于中道佛性的智慧度,他都会得到很好的结果,获得很大的福报。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五灯会元·临济玄禅师法嗣》:“僧问:‘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师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意寓说明很多观念是人为形成的,语言就反映真理而言,具有相对性。这个成语现在指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几乎成为事实。

【一知半解】《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八》:这里一千二百衲子,个个有一知半解。每来室中,道得谛当者甚众。跳得两跳后,更与一拶(zǎn,音攒,逼迫、压紧),便去不得。”今指理解的不全面,知道的不透彻。

【一刀两段】《大慧普觉禅师语录》:“虽在尘劳中,能自省察,虽未得一刀两段,直下坐断报,化佛头,然却自有个信入处。如虎生三日气已食牛,欲行千里,一步为初。”意思是说,虽然在尘世中,如果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执著习气,并不断地改进,那么即便没有一下子领悟到各种概念本身的相对性和局限性,了悟佛性之理,然而对于修持却自然具有了信心和入手处。“一刀两段”,现在和“一刀两断”通用。它的意思是通过刀的一击,而截断“有”、“无”等概念名相的执著,了悟它们的相对性,体悟真理的绝对性。现比喻坚决断绝关系。坐断报、化佛头:禅林用语。即由坐禅之力以断迷,用以形容坐破差别相,彻底达于平等一如之境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5 11: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汉以来,佛学作为一种思想和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来自佛经,佛学经典或者禅林僧团的词语被我们接纳并且融合使用着,尽管许多已经被世俗引申,不再完全是它原来的含义。历经五年,我搜集整理了这方面的近600条词语,很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成语甚至日常口语。按照拼音字母的排列顺序发出来,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大家多提意见,抛砖引玉吧。

Y

[一人吃斋,十人念佛]吃斋、念佛是佛教徒日常修持的基本内容。“斋”的本义是“过午不食”,也叫“不非时食”,属于出家人的戒律。大乘佛教提倡不肉食,包括不食五辛,“斋”的意义也就转化为吃素食。“念佛”多专指念西方净土的阿弥陀佛。意思是一个人虔诚地信佛修持,身体力行,便能够带动许多人向善学法。

[一门深入]专攻一门技术或学问,以期深造,称为“一门深入”。《楞严经》卷四:“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根一时清净。”

[一心不乱]一心这个词,在先秦儒、道典籍中已经有了。如《尚书·泰誓》:“一心一德,立定厥功。”《庄子·天道》:“其动也于,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一心不乱”是净士宗的主要修持方法,意思是收摄众念归于一念,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到“一心不乱”,妄尽真显,就能同阿弥陀佛的愿力“感应道交“,而往生西方净士,出于《阿弥陀经》

[一旦无常万事休]有朝一日死去,谓之“一日无常”。无常,指死亡,如有些佛寺在日落方位设“无常院”,让病重的僧人住在里面,等待圆寂。济公《圣训歌》一生都是修来的,求什么?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么?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食过三寸成何物,谗什么? 死后一文带不去,悭什么? 举头三尺有神明,欺什么? 荣华富贵眼前花,傲什么? 他家富贵前生定,妒什么? 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么? 一旦无常万事休,忙什么?

[一动不如一静]据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记载:南宋孝宗皇帝一日到灵隐礼佛,经过飞来峰问,如何不飞去?僧辉对道:“一动不如一静。”佛家反对身、口、意因妄而造业。僧人所居的寺院,梵名意译为寂静处,僧人所修的禅定,意译为静虑。

[一尘不染]尘”即“尘境”包括眼耳鼻舌身意所对的色、香、声、味、触、法,统称“六尘”。“六根”与“六尘”相对接触,会引发许多迷妄与烦恼,佛家称为“尘劳”。《普曜经·论降神品》云:“闻大法声,消除一切尘欲之难。”修道的人不被六尘所污染,即为“一尘不染”。

【一报还一报】中国古代原有“报应”之说,谓上天能够降福罚祸。《荀子·宥坐》说:“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这种观点本于“天人感应”的理论。道教《太平经》亦有“受天报施”之说。然而,“报应”之说盛行民间,是在汉朝佛教传入以后。佛教把“报应”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础上,与中国传统的 “报应”说不同。

【一丝不挂】原是佛教用来形容没有一丝牵挂,心地清净无染着。《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现形容人赤身裸体。

《一丝不挂,一念之差》连载:与佛有关的词语十五,Y部下

【一刹那】时间极短暂,谓之“一刹那”“刹那”。《仁王护国经》卷上的说法是:“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佛家用“刹那”这一概念表达世间一切事物生灭变化的连续性和迅速性,谓之 “刹那无常”。《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无一尘许间隔,末尝有一刹那顷断续之相。”

【一念之差】,一念,佛教指心念活动的最短时刻;差指差错。意思常指因此引起的严重后果。语出《景德传灯录》和《类说》。

【一瓣心香】瓣香,形似瓜瓣,上圆下方,内外条状排列。心的形状略似瓣香,故有“一瓣心香”之说。禅寺中开堂说法,往往先敬香给开山祖师等,如《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此日一会,不是小缘。将一瓣香……佛家认为,内心的清净、慈悲和虔诚,是“真供养”,比形式上的敬香要重要得多,故称“心香”。后极言心中虔诚致敬为“一瓣心香”。

【衣钵相传】来自于禅宗的成语。衣指僧人所穿的法衣,即袈裟;钵是僧人吃饭用的食器,多为陶制或铁制,扁圆形,平底,沿口向内收,不用时装在钵袋里。“衣钵”代表了一个僧人的全部所有。如果把“衣钵”传给弟子,作为这个弟子得到继承地位的标志。作为一条成语,“衣钵相传”用来泛指思想、学问、技术等方面的师徒相传。

【异口同音】异口同音,又作“异口同声”,指多人同时说相同的话语,形容众口一词。《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时三大士,异口同音而白佛言。”意思是说,三位菩萨同时对佛说。《报恩经》:“异口同音,俱发声言。”这个成语现在仍为原意。

【语录】自唐武宗灭佛,佛教经论大量毁坏,佛教徒遁迹山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得以延续下来。禅宗祖师为了方便学人,接引后学,不事华藻,以俗谈平话宣扬深奥的佛理,侍者及门徒随而笔录成文。因所用多为口语,故延称语录。它的特点是口语化,通俗化,以白话形式出现。最初多为抄本,辗转传阅。其后宋儒讲学,师弟传授,门人弟子记录师说,也沿袭语录名称,语录体裁逐渐盛行。如宋代释道源禅师采访诸方语录集成《景德传灯录》三十卷等。

【欲火】形容情欲炽盛如火。《楞严经》卷八详明其业因、业相、业果皆如猛火。经文是:“淫习(业因)交接,发于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业相)。二习相燃,故有铁床铜柱诸事(业果)。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谓,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淫是最重的贪惑,又是生死根本,禅定重障。后以欲火指沉湎色情,多用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雨花台】。传说佛说法时,诸天神飘洒香花以示赞叹,形成壮观的景象,佛家称为“雨花瑞”。后来,“雨花”又不限于佛说法了。梁武帝信佛,也善于讲经,相传他“常披袈裟,讲《放光般若经》,感得天花乱坠,地变琉璃”(《碧岩录》)。梁武帝又延请高僧云光法师在建业城南讲经,据说当时花雨坠落,着地化为美丽的雨花石。云光说法处的山岗平广如台,故称雨花台。

【圆成】谓圆满成就。《楞严经》卷一:“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明代理学家王阳明《传习录》卷上谓:“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

【圆满】指不偏不倚,完满无缺。天台宗称为“圆教”,立有圆融、圆满二义。《华严经》卷五十五说:“尔时,如来知诸众生应受化者,而为演说圆满因缘修多罗。”又说:“显自在力,演说圆满经。”

《一丝不挂,一念之差》连载:与佛有关的词语十五,Y部下

【圆融】佛家谓破除妄执,圆满融通。“圆”指周遍,“融”指融通、融和。若就分别妄见而言,则宇宙万有,光怪陆离,千差万别;若就一切法本具的理性来说,则事、理万法融通无碍,无二无别,犹如水与波,称为圆融。《楞严经》谓:“如来观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

【圆通】智慧神通,圆融无碍,称为“圆通”。《三藏法数》解释:“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楞严经》中介绍了二十五位大士“一门深入”、各证“圆通”之事,至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为止。因此,观音菩萨又称“圆通大士”。

【冤有头,债有主】语出禅宗。《五灯会元·法云本禅师法嗣》:“上堂,众集定,喝一喝曰:‘冤有头,债有主’。”原意当为找准目标,对机。后谓报仇、讨债要找准冤家、债主,不累及他人。

【冤冤相报】佛教认为,众生间的交往都是有“宿缘”的。在交往中,难免会发生施恩、结冤等情况。而以冤报冤则形成了“竖穷三世,横遍十方”的因果锁链。必须以德报冤,做到冤亲平等,才有可能断这种因果锁链。报应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的,既非天降,亦非神罚。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本意为做了怎样的事,就有怎样的报应。

【缘起性空】佛教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非凭空而有,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的因果定律,称之为 缘起 。《中阿含经》: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缘起,简单地说,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都是互相存在的关系和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关系和条件,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无法生起。一切法的生灭既由因缘,那么一切法存在或坏灭也就有因可循、有理可据。凡果必有因,怎样的因便产生怎样的果,因果必相应。缘起论显示世间上任何事情的结果,都是因缘所生起,因此要过快乐的人生,便须培植好因好缘。如果没有植下善因善缘,一旦遭逢不好的果报,也要懂得改善因缘,而不是一味在果报上计较。所以,了解因缘果报的关系,使我们懂得改善逆缘、培植好缘、广结善缘、随顺因缘。

【游方】古印度有些僧人没有固定的住所,“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沿门乞食。中国也有修习“头陀苦行”的行脚僧。“游方”,意谓周游各地寺刹,参学问道。

【游行】佛典中泛指游历各地的意思,亦称“行脚”。《法华经·信解品》:“渐渐游行,遇向本国。”现在指出游,游街,集体活动等。

【游戏】娱乐嬉戏称为游戏。在佛经中,游戏系指佛、菩萨随心所欲地渡化众生,毫无障碍的能力。《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九谓:“常所游戏胜妙法乐,不贪世间诸欲境界,是为菩萨游戏法乐。”

【游僧撵住持】游方僧撵走住持僧。游僧,指在外云游参学,到别的寺院去挂单暂时居住的和尚。住持,主持一个寺院的大和尚。相似意义的俗语还有“香火赶出和尚”。比喻反客为主,外人撵走主人。

《一丝不挂,一念之差》连载:与佛有关的词语十五,Y部下

【有口皆碑】形容对突出的好人好事,引起人们普遍赞美;众人的口,便成了座座无形的丰碑。《五灯会元》卷十七:“(师一日)上堂良久云:‘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这里是指所有的人都讲说他的功德。

【有缘】指事物互相作用、依仗的关系。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中才能产生、变化,称为“缘起”。

【因果】佛法用以说明一切事物联系、影响和生灭变化的基本理论之一。一切事物均从因缘而生,有因必有果。因又称因缘,果又称果报。因和果辗转相生,谓之因果报应。因果说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谓之“三世因果”。随着佛教的弘传,因果报应之说深入民间。今广泛运用因果一词,泛指原因和结果及其内在联系。

【因缘】佛教以“正因缘”遍破古代印度盛行的邪因缘,无因缘两种法执。《摩诃止观》卷五:“招果为因,缘名缘由。”后来以“因缘”泛指原因、缘故。

【印可】印”的意思是决定无疑。“印可”即认可、许可的意思。佛教一般用“三法印”即三种决定之义区别佛法还是“外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

【应病与药】《维摩诘经·佛国品》谓:“应病与药,令得服行。”众生有“四大不调病”,有“业报病”。今指对症下药,进行治疗。

【勇猛精进】精进一词,是梵语毗梨耶意译,也译为“勤”,意为勤修佛法,即毫不懈怠地修善止恶,利益众生。菩萨六度中,有“精进”一事。如《维摩诘经·佛国品》谓:“精进是菩萨净土。

【有情】梵语意译。也译为众生。指人和一切有情识的动物。唐 惠能 《坛经·行由品》:“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证得菩提归浄土,又起慈悲化有情。”

今指:1. 有情感。2. 有交情;有情义。3. 指男女间互相有爱恋之情。4. 有情致。

【一相情愿】出自《譬喻经·田夫思王女喻》:很久以前,有一个田夫在城市里行走时,看见了美丽的公主。公主长得容貌端正,世所稀有。田夫回到家中,昼夜思念公主,情不自禁。他想结识公主,可是没有办法实现,就变得面黄肌瘦,仿佛成了病重之人。亲朋好友们见到他近来发生的变化,便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就把原因告诉了大家。并且说,如果我得不到公主自己就死定了。亲朋好友说,那我们就帮帮你吧。两天后,亲朋好友对他说,我们已经帮你找到公主了,可是公主不愿意见你。田夫听到后,非常高兴,欢呼说:“我一定会得到公主了!”田夫的单相思就是“一相情愿”。这个成语在佛法中用来比喻一些人在努力劳作或做事时不根据实际情况,即不随缘,最终徒劳无获;也比喻一些修行人,仅修了一点点的功德,骄慢之心便生起,认为自己离目的不远了,就象田夫想得到公主一样。这个成语现在指仅是单方面的意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切换至【手机版】|主站|Archiver|小黑屋|BOOKS51论坛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9 13:10 , Processed in 0.08586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