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专区切换至【手机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切换本帖至【手机版】


作者: admin
查看: 385|回复: 7
搜索
最新资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哲理/鸡汤] 叔本华的人生智慧箴言,圈粉无数

[复制链接]
6#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8-5-23 12:05:45 | 只看该作者
<



----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


对于在理智与孤独中完成的旷世巨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此书,叔本华如是说到,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气魄、最骄傲的话语之一。

叔本华:怎样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亚瑟·叔本华 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 享年72岁

亚瑟·叔本华(德文: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岁),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叔本华出生于德国但泽 (今属波兰,已更名为格但斯克)的一个银行家家庭,自幼性情孤僻。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Heinrich Floris Schopenhauer)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后因疯狂投水自杀身亡。母亲约翰娜·叔本华(Johanna Schopenhauer)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等文豪有所交往。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隔阂非常深,最后关系破裂。叔本华继承了父亲的财产,使他一生过着富裕的生活,叔本华因肺炎恶化死后,将所有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在很多书上都能看见他的身影。

叔本华常被人当作悲观主义代表,而当深入了解其思想时,你会发现他不仅不是所谓的悲观主义,而是一名伟大而深沉的智者,对于这个世界有着独到的冷静和深层的观察以及惊人的辩证思考。

那么为何叔本华会被大部分人认为是悲观主义呢?这当然是有极为复杂和深层的文化和社会原因,简单粗暴的一句话来讲就是,所谓大部分人,都对真理视而不见,人云亦云而不假思索。

叔本华的名言常见诸于各处,譬如: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

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

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惟有对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价值有着坚定不移之确信的人才能称之为“骄傲”。任何想假装高傲的人不一定就能骄傲,他多半会像其他人一样,很快地丢弃掉这个假装的个性。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我们离理相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

人类彻头彻尾是欲望和需求的化身。

  • 关于叔本华更多的名言与语录篇幅所限请自行搜索,必会获益良多。

---怎样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时刻保持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叔本华:怎样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 用叔本华的话来讲,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此话我们可以分三层去发散思考

1.谎言与真相。一个人嘴里的话也许是掺杂了谎言,但他的眼睛隐藏不了,譬如流行多年的《FBI微表情心理学》一书,通过观察一个人神态中的诸多情况可辨别此人良善,此话真假几分,微表情这一类也被广泛应用于近代刑侦勘测中,譬如一个人说话时不停的眨眼睛,这种动作多意味着此时的话语谎话成分多...等等诸如此类 总结而言以相观心而非以言观心。

2.语言与交流的软肋。每个人都无法内心真正的东西完全的表达出来,而他人,也无法完全接受到你所表达出来的全部。这是语言与交流的软肋。用毛姆在《月亮与七便士》中的话来说明或许更为恰当。“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如果用更简便的公式来解释的话大概是:你的内心为1,用人类苍白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变成了0.7,听者理解接收到你的语言并转换成自己的理解大概变成了0.5;那么他对你的理解仅仅是0.5.而剩下的0.5更多是要通过对讲述者的观察,从而去总结。

3.一个人在过往的日子里所走过的路,都会在他的脸上一览无余的呈现出来。这包括了他天性和后天经历过的事情以及内心的经历,一个人的气质,也大多是由此的呈现。古语云:相由心生即是如此,所以说通过他的语言你或许可以了解到他是怎样思考的,有着怎样的思想,但通过观察他可以明白他是怎样的一个人甚至他的原生家庭,后天教育,性格,生活环境,爱好,习惯等等 这难道不是很有趣?

关于享受孤独和独处

叔本华:怎样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 用叔本华的话来说,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陈道明说:“独处是一种美德,可以让人内心得到净化。 ” 诚然如是,独处时隔绝了周围的喧闹,隔绝了往日酒桌上的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卑恭逢迎,尔虞我诈,也隔绝了朋友间的嬉笑怒骂,伴侣间的你侬我侬,父母子女间的关怀备至......隔绝了一切的念头,一切的情绪。此刻独处中的你是孤独的,也是绝对独立孑然一身的。许多人沉浸在与周遭的人事之中,因为这些东西会牵扯住你的内心,刺激着你的情感、情绪这让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乐此不疲。人类的本性就是害怕孤独,害怕寂寞,然而真正推动这个人类社会进步的伟大思想家或是精英无一不是能够冷静而独立的思考,深入的思考着这个世界和社会的许多问题。

  • 当你战胜了人类最大的敌人孤独后,还有什么能够战胜你?

战胜孤独的利器便是使自己的内心丰盈起来,不再需要依靠外部的东西使自己感到幸福,不再需要依靠外界去排解寂寞从而躲避孤独。当你身处孤独之中,周遭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明朗而清晰,你将不再容易迷途十丈红尘中,更明白自己一生中最需要追寻的是什么,自己要什么。这是通往幸福的伟大之路!佛教中的明心见性等等路数无一不是如此,在孤独中看清自己,看清世界。

有花堪折直须折--关于时间




叔本华:怎样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 用叔本华的话来讲,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

    平庸的人无所事事,正因为无所事事证明了其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目标,虚耗光阴而满身空虚只能依靠消遣度日。有才能的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较早的明白自己该为之努力的目标,从而为之奋斗,追求卓越;他们会发现时间太少,从而珍惜时间,用心安排榨取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渐渐脱离了原有一个个的圈子,成为了有才能的人。

  • 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我们都应该明白,活着,感觉,是我们存在于今日的证明。不沉溺于过去,也不沉迷于对未来的幻想。今天的你代表着昨天的你,也是未来的你的根基。努力和改变,每一天都不晚,但却不要优柔寡断,裹足不前。事当日毕,人当日勤。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改变就从今天开始,未来的你也将感谢今天的你,否则一年或十年后的你回首今日,徒增伤感。


理想与真理


叔本华:怎样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叔本华

仅以此句,与君共勉。

  • 亚瑟·叔本华 德文:Arthur Schopenhauer 18世纪德国哲学家 

  • 人物评价: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 著作:

  • 1813年大学博士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über die vierfache Wurzel des Satzes vom zureichenden Grunde;

  • 1816年,《论视觉与颜色》,über das Sehen und die Farben;

  • 1819年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 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他把客观世界同主体意识中的世界混为一谈。在此基础上,他完成他的意志论哲学体系:意志(自在之物)——理念(意志的直接客体化)——事物(意志的间接客体化);

  • 1836年,《论自然中的意志》,über den Willen in der Natur;

  • 1839年,《论意志的自由》,über die Freiheit des menschlichen Willens;

  • 1840年,《论道德的基础》,über die Grundlage der Moral;

  • 1841年,《伦理学中的两个基本问题》;

  • 1851年,《附录与补遗》,Parerga und Paralipomena

  • 其余关于叔本华传记类随笔类等作品若干,不再赘述。


叔本华:怎样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主题推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8-5-30 21:48:44 | 只看该作者

叔本华(德文原名: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岁),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

艺术史和文学史告诉我们这样一条规则,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通常都不是在一开始就被欣然接受的,直到它们得到了优秀一者的注意,通过那些人的影响力获得一定的地位,然后再凭借作者给予作品本身的力量维持自己的地位,这才摆脱了默默无闻。

人们能够真正了解并欣赏的,只是那些和自己的本性相呼应的东西,无聊的人会喜欢无聊的东西,平庸的人只能欣赏俗套,思想复杂的人会对混乱模糊感兴趣,没有头脑的人则会被愚蠢的东西吸引。每个人都会喜欢吸引自己的作品,因为在作品中完全体现了他的性格特点。这是一个真理,和记忆力惊人的埃庇卡摩斯一样古老。他说:

如果有人孤芳自赏,还沾沾自喜,你可千万不要吃惊;就像对于狗来说,世上最好的动物就是狗,牛对牛也是这样,驴子对驴子,猪对猪,以此类推, 莫不如是。

叔本华|学会欣赏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来“欣赏”你

最强壮的手臂也很难把羽毛般的东西甩出很远,并一举击中目标,因为如果不是按照其自身特点来加速,轻物很难接收外力,更何况是强劲的力量,它只会轻飘飘地落地。伟大而高尚的思想,甚至天才的杰作,如果只有贫弱、荒诞的头脑来欣赏,那可真是惨!各个时代的智者们都曾为此悲叹。

耶稣说:“对着傻子讲故事,就像对着一个在打瞌睡的人说话一样。故事讲完了,他还来问“你说的是什么呀’。”哈姆雷特说:“机智妙语在傻子的耳朵里睡觉。”“歌德也有类似观点,”笨蛋的耳朵嘲笑着最智慧的语言。如果人们太愚蠢,我们也没必要感到泄气――朝沼泽里扔石子,是不会激涟漪的。”

利希膝贝格问:“当一个脑袋和一本书相互碰撞,发出空洞的声响,这声空响难道总是出自书本吗?”他还说,“作品本身就像一面镜子,若是一头蠢驴在照镜子,你就别指望能照出一个圣徒来。”

叔本华|学会欣赏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来“欣赏”你

我们应当好好记住老盖勒特“那些优美而感人的挽歌,”最好?的礼物找到最少的欣赏者,大多数人错把坏的当成好的。”这样的恐事司空见惯,简直就像瘟疫,无药可救,防不胜防。盖勒特又说了,“人们要如何避免这种不幸呢?虽然艰难万分,但我看也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愚人们必须要变得有智慧――而这永远也不可能发生。他们从不知道生命的价值,他们只是用肉眼来看事物,从来不用心,一味赞赏微不足道的琐屑小事,因为他们就不曾懂得过什么才是好的。”人们思想水平低下,再加上“嫉妒”这一道德上的劣根性,既无法辨别好坏,更谈不上赏识那些存在着的美好事物或优秀人物。一个人一旦获得了声名,就从众人中脱颖而出,高于众人,“而别人的位置因此也就相应地被降低了。所有显著的价值都是以其他人一文不值为代价,被衬托出来的。正如歌德在《西东合集》中所言,“赞美一个人就是贬低另一个人。”

叔本华|学会欣赏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来“欣赏”你

这也就是为什么无论“卓越”是以何种形式存在,但凡是优秀的东西,一露面就会遭到人数众多的平庸之辈群起攻之;他们会联合起来抵抗“卓越”,甚至尽其所能打压它,这些人的口号就是“打倒卓越”。更有甚者,那些取得了一些成就,并因此而享有一定盛名的人,常常不愿看到后起之秀声名鹊起,因为别人的成功会掩盖他自己的光彩。因此,歌德说,“如果我们不得不依靠别人的青睐而活,那还不如不活。人们只想炫耀自己有多重要,根本不关心他人是否存在。”

关注头条号,可以找到往期经典名言,受益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9-2-1 01:25:56 | 只看该作者

叔本华:人的后半生

叔本华:人的后半生(值得永久收藏)

如果人的前半生的特征是对幸福苦苦追求,而又无法满足,那么,人的后半生的特征则变成了对遭遇不幸的害怕和忧虑。

因为到了人生的后半部分,我们多多少少都清楚地了解到:所有的幸福都是虚幻的,而苦难才是真实的。

因此,现在我们努力争取的只是一种无痛苦和不受烦扰的状态,而不是快感逸乐,这至少对于具有理性的人来说是这样。

叔本华:人的后半生(值得永久收藏)

在我年轻的时候,当房门响起敲门声时,我会很高兴,因为我想:幸福就要来了。

但在往后的岁月,在相同的情形下,我的反应却变成了类似于害怕:不幸终于到了。

芸芸众生之中有一些出类拔萃、得天独厚的人物,他们既然是这一类的人物,那就并不真正地属于芸芸众生,而是孤独地存在。

因此,根据他们自身的优势程度,他们对于生活或多或少地只感受到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感觉:在青年期,他们感觉被众人抛弃;及至年长以后,却感觉自己逃离了众人。

前者并不让人舒服,这是对人生不了解所致;后者却令人愉快,这得之于对人生有了认识。

叔本华:人的后半生(值得永久收藏)

这样的结果就是:人生的后半部分,犹如一个乐段的后半部分,比起前半部分减少了奋斗和追求,但却包含了更多的安宁和平和。

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青春年少时认为:这个世界充满着唾手可得的幸福和快乐,人们只是苦于找不到门路获得这些幸福、快乐而已;

但到了老年,人们就会知道,在这个世界本就没有什么幸福、快乐可言。

他们因而心安理得地咀嚼、品尝着那得过且过的现状,甚至于从平淡无奇中找到乐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