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索引


会员福利

资源无源时,可利用百度网盘 & 迅雷云盘取回

此内容仅供注册用户。请 %登录%.

神秘内容,请 登录 / 注册 后查看

会员可见全站福利 !

整理&发布 by http://www.books51.com: 国学经典导读

作者:  卞新国

图书分类: 文化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书号: 9787501245321

发行时间: 2013年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IPB Image

目录

上篇 概览
永恒的大道 人生的必修
祖宗的遗产 无尽的受用
圣教不玄奥 路子很重要
大道有妙用 万变不离宗
国学千般好 不做总是空
一把金钥匙 得此慧门开
心怀敞亮了 哪能不愉悦
神医不用求 健康不用愁
真听老人言 事业准兴旺
人人学经典 国泰且民安

下篇 会通
宗经明道
天人合一
万法平等
中和之美
知命立命
谦恭自省
转凡成圣
无为而治
协和万邦
世界大同
止于至善
结语

内容介绍:

  国学经典因其博大精深,使得许多人在仰慕之余又望而生畏。卞新国先生在修学过程中,深深感受到经典智慧的圆融貌似博大深邃,实则大道至简。本书常常从一点生发开去,又汇归原点。一元多点,点点相通,可令读者在不断归元中领略经典的要义,获得智慧的启迪。

  本书分“概览”和“会通”两编。前者由一点生发开去,重点讲述国学的概念、学法、精义、价值、落实等方面。后者由各点汇归原点,重点讲述宗经明道、天人合一、万法平等、中和之美、转凡成圣、无为而治、协和万邦、止于至善等方面。具体讲述中,往往相互涵摄、相互渗透,在在彰显大道至简、一多不二的圆融智慧。

  本书以经解经,不杂己见,直奔经典要义,通俗易懂,方便实用,与人人本具的性德相应,适合老中青各年龄段及各文化层次的读者。

摘录:

  《国学经典导读》开头的话

  非常有幸能够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学习国学经典。选课的同学还蛮多。在座的有部分同学没有选课,也来了。他们是听说这个课好,过来旁听的。也有的是以前听过这个课,甚至还不止听了一轮,他们是听出滋味来了。

  选课的同学有不少可能是听了学长的介绍而选的。以前这个课没有多少人选,只有一二十个人,不够开一个班。所以曾经有几次都开不了课。而这个课的确非常重要。为了让比较多的人认识这门课,我开了“《周易》解读”,许多同学就选了这个课。上了“《周易》解读”,才知道原来中国古圣先贤那么有智慧。限于课程的性质,“《周易》解读”必须要花相当的时间在象数符号上,而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理不能充分展开。于是我在课上强调:要想进一步明白古圣先贤到底有着怎样的大智慧,大家最好到“国学经典导读”课上学习。这样一来,“《周易》解读”就成了“国学经典导读”的广告课了。借着这个因缘,“国学经典导读”就开起来了,并且影响还不小。以后就一届传一届,每个学期都在开,人数比较多,有几次选课达到了涨停。

  能够选这个课的同学都非常幸运。幸运在哪里呢?终于有了一个开启人生智慧的机会。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开启智慧。人生的一切的错误,乃至于社会的一切的错误,世界的一切的错误,归根结底是源于智慧不开。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没有智慧。

  我们目前生活的世界,物欲横流是不争的事实。人们陶醉于技术文明,陶醉于物质享受。但是几个人真的享受到了生活的情趣呢?现在人的生活,精神压力普遍比较大,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老年人,压力都大。压力大说明什么呢?真的是说明社会竞争激烈吗?其实不是。压力大,说明现在人容易想不开。明明不需要压力,但他就是觉得压力大,那是自加的压力。我们许多人不知道,还给自己的压力找种种借口。不管你找什么借口,反正压力大是事实,压力大就不幸福。实在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就自杀。所以现在自杀率高,犯罪率高,离婚率高,抑郁症、焦虑症比率高。这是我们的社会现实。

  再看看自然环境,一天一天地恶化。天气反常就不用说了,各种灾难频发。动不动就是百年不遇。环境危机、能源危机、道德危机等等,不一而足。人们花了那么大的代价,地球几乎要被淘空了,想要获得幸福,想要社会安定,想要身心安稳,但得不到。由此可见,问题绝不是物质财富不够丰足,那问题出在哪里呢?现在大多数人只有知识,没有智慧。知识不能解决问题,为什么?因为社会绝大部分问题,恰恰是有所谓知识的人干的。几个人怎么能把地球整病了呢?一定是大家一起整的。这个基本事实我们要认识清楚。认识清楚了,我们身为现代人就不会那么傲慢。否则我们免不了怀疑,“孔夫子的思想可以借鉴,但毕竟他是两千多年前的呀,他能懂什么呢?他懂的难道我们还不懂吗?”实在讲,现在大家国学方面基本都是零起点。在我看来,零起点就不错啦,有起点你就能上路啊。有些人对经典压根儿都不正眼瞧它一瞧,他这辈子连零起点都不具备。

  越学经典,我们就越知道当今社会的误区;越学经典,就越知道我们能上这门课是多么幸运。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长寿老人,少说也五千年历史了,一直未曾中断。几千年前的经典,现在人还是可以读懂,只要懂一些文言的常识。

  中国是一个有传统的国度。何谓传统?一直承传而没有中断的,叫做传统。为什么没有中断呢?一定是因为它有生命力。如果一个人能够活几百岁,这样的长寿老人,我们要是遇到他,一定不会放弃机会去问问他:你的养生之道是什么?你是怎么样饮食起居的呢?平时心里想些什么?明白人就会问。同样的,一个文化承传了几千年,我们是否要问一下,为什么这个文化能承传五千年而不衰呢?历史上,儒道佛相辅相成的价值体系,作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或者潜流一直绵延不衰,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们古人就是死脑筋,只知道照搬前人吗?我们古人懂得,凡是好的朝代,或者一个朝代好的时期,它的施政一定是符合经典或大体符合经典的。凡是到朝代末期,到了不好的时代,一定是严重背离经典的。它一定是重形式不重实质的。许多人,中国人、外国人,其实天天都在用经典里中的原理,但是他不知道。既然是不知道,那么他也就常常不知不觉地违背经典,自以为是,于是吃了许多苦头。凡人往往就是这样,活得糊里糊涂。有时候成功,有时候失败,却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他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会影响经典的真理性。

  千万不要小看经典,即便像《弟子规》这样的经典也不要小瞧。虽然它只有1080个字,似乎分量很轻微,但实际上它的真理性决不弱于任何一部大经。我在各地演讲时常说,如果我们不是死抠文字,而是从原理上学习领会,就会知道,这小小的经典里也蕴涵着亘古不变的真理。国学经典里面蕴含的就是这个东西。

  这门课虽然很重要,但是课时有限。我们好好地利用吧,可以给人生开一个好头。我们大家都零起点,不分文科理科。有些同学觉得,我是理工科的,古文基础差一些,不如文科生有优势。其实不然,不分文理科,也不分男女老少,经典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我们没有学,都是零起点。哪怕我们古典文学学得很好,实在讲,还是零起点。要入道得走对路。

  古人讲“经典无人说,虽智莫能解”。有些人在进这个课堂之前,也许课外读了一些经典,有些人读过《老子》,读过《论语》。在这里我还是强调,每一节课都不要缺。不要自以为自己比别人多积累了一些。经典这个东西,只要你领会错了,就不是经典了。经典一定要由懂经典的人来说,所有懂经典的人说的是同一个意思。经典学习的捷径就是要有师承,要跟老师学,尤其是入门的时候。这既是方法,也是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离开了师道尊严,就没有了传统文化。只要学习的态度不对,哪怕你付出几倍的努力,都入不了门。不要自以为很聪明,要虚心地接受。殊不知,经典就是叫你把聪明放下来。经过了一段虚心学习,你就有体会了。

百度整理&发布 by http://www.books51.com下载:pan.baidu.com/s/1qWCyobi

内容截图: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书我要,下载先! http://www.books51.com/ 祝您开卷有益!




文章类别:

本文链接: https://www.books51.com/236421.html

【点击下方链接,复制 & 分享文章网址】

国学经典导读 卞新国 → https://www.books51.com/23642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0 ratings, 0 votes0 ratings, 0 votes (0 次顶, 0已投票)
你必须注册后才能投票!
Loading...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