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专区切换至【手机版】

切换本帖至【手机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推荐] 2018年上海书展,十本值得关注的社科人文图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7 23:5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编者按

以前,在上海人口中,上海书展不叫“书展”,而叫“书市”。“上海书展的特点,那是闻名全国的,就是它真的卖书。”2018年上海书展开幕前,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如是说。今年,又有500多家出版社参加上海书展,把新书放到书展亮相,仅中国出版集团一家,就带来了8000种新书。

在参展的海量图书中,我们推荐了25本,入选的全部是本年度新出的书,分为商业财经和社科人文两大类。其中,美国人类学家何柔宛在华尔街“卧底”一年半,挖出金融机构的内幕;耶鲁大学教授加里•史密斯教人们识别统计数据中的陷阱,让大数据开口“说真话”;杨先让和他的同事们花了4年时间,走了黄河流域的8个省份,详尽记录了历史悠久却可能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繁花》之后,金宇澄又开始回望他扎根农村的年少岁月,写出动人的非虚构作品《碗》……

每年的书展,都与风雨或骄阳相遇。这时候,徜徉书海,不失为寻找安宁与清凉的方式。



《日俄战争》

[[日]和田春树 著

三联书店 2018年1月版

日俄战争是东北亚乃至世界近现代史上非常关键的历史事件,也是其后日、俄、韩、中各自历史发展或隐或显的转折点。以往日本的主流说法认为,这是为了抵抗俄国对远东地区的入侵而不得不为的一场战争;日本代表亚洲黄种人打败了入侵的白人帝国,是一场正义的、主导未来的战争,等等。

日本著名俄苏和朝鲜问题专家和田春树的这部力作,是首次在全面调查日本、俄罗斯、韩国资料的基础之上所做的研究,从起源和开战两个维度全新论述了日俄战争为何发生,又是如何开始。本书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2013年获东北亚出版人奖——坡州图书奖。

和田的观点是,战争乃因日本想统治朝鲜的欲望所引发,并通过入侵朝鲜而肇始。日俄战争始于朝鲜战争,最终发展为日本与俄罗斯之间在中国东北的决战。这一观点有力地反驳了日本人一个世纪以来对这场战争的错误认识,诚如作者所言:“当日本获得战争胜利,吞并朝鲜后,亚洲人民才发现,日本是另外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发现东亚》

宋念申 著

新星出版社2018年7月版

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中国”和“东亚”概念是很晚近的产物,前者在清代才逐渐定型,后者只是在近130年来才为人熟知。亚欧大陆明明是一个地理板块,却硬生生地分成了“欧洲”和“亚洲”,“亚洲”(Asia)即亚细亚,意思是东方,这本身就带着欧洲的视角。16世纪传教士带来了“亚细亚”这个词,而东亚人逐渐接受这个身份标签,却是从1885年福泽谕吉发表《脱亚论》的时代才开始的。

本书就是书写16世纪以来东亚变迁、动荡、碰撞、发展、互相塑造的历史。作者是芝加哥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任教于美国马里兰大学。他以全球性、连续性的眼光,探讨了从16世纪以来的现代世界史是如何在东亚这片土地上展开的。朝鲜半岛70多年的南北对抗、中日朝韩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其实都是东亚近代化道路上散落的“遗产”。



《黄河十四走——黄河民艺考察记》

杨先让、杨阳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版

民间艺术是一个庞大的造型世界,与百姓共存了数千年。本书用文字和图片对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做了详尽的记录。作者杨先让是中国第一个民间美术系的创建者,他是徐悲鸿的学生、徐冰的老师。1986~1989年间,他率领考察队14次深入黄河流域,考察当地的民间艺术种类、艺术风格、民间艺人、节庆习俗等。他们的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8个省份,总共积累了近千张图片资料,20多万字文字记录,汇成此书。这本书不仅详述了诸如安塞腰鼓、汉画像石、木版年画、剪纸、农民画、石刻、泥塑等民间技艺,还分析了其艺术风格以及当时的优秀民间艺人。

如陈丹青所说,这本书“是90年代,也是此前半个世纪中国最为周正而用心的民间艺术图文集,其内容和体裁,介于田野调查、文本分类、历史综述、美学阐发之间”。



《沈从文的前半生(1902-1948)》

张新颖 著

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2月版

2014年,复旦大学教授张新颖出版了《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四年后,它的“前传”《沈从文的前半生(1902-1948)》出版,至此国内迄今为止关于沈从文的传记中,最权威的两部著作终于完成。

张新颖通过大量引述沈从文留下的文字,包括散文、小说、书信、题记、文学评论等,以及同代的胡适、朱自清、施蛰存等人的回忆与评述,抽丝剥茧,穿针引线,编织起了他从1902年到1948年的生活片段、思想细节,同时也透视了自晚清至民国末年的巨大时代变迁。两本书结合起来读,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沈从文“不折不从”“赤子其人”的一生。



《明治天皇:1852-1912》

[美]唐纳德•基恩 著

上海三联书店•理想国2018年7月版

1867~1912年,日本从落后封闭的封建国家,一跃成为君主立宪制的现代大国。欧美数百年间的变化,在明治天皇在位的四十余年中急速上演;明治维新、西南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日俄战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起伏跌宕;后世日本的命运,在此亦有端倪。然而,明治天皇本人却隐身于各个事件和人物背后,难见踪迹。这个改变了世界历史走向的帝王,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教授基恩依照《明治天皇纪》和当时政治家回忆录等日本史料,以及欧美使者的见闻、俄国的史料等,为明治天皇描绘了一幅难得的生动肖像,当然同时也是日本在这段关键时期飞速发展的弘大画卷。正如《华盛顿邮报》的评论所说,“这是在所有语言中,有关日本天皇的第一份可靠和完整的传记”。



《碗》

金宇澄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18年8月版

《繁花》大红大紫好几年了,金宇澄这回终于出了新作。这是他继《回望》之后的又一部非虚构写作。随着当年的知青们纷纷退休,他们之间的聚会也逐渐频繁,每次相聚,总不免回望青春岁月。30年前死在东北农场一口井里的小英,在临死前秘密生下一个女婴。如今,这个女婴已是而立之年,她也参加了父辈们的聚会,并跟随母亲当年的同学回到插队的农场。随着大部队故地重游,一幕幕故事就此展开,穿插着历史记忆与现实经历。在现实的映衬下,当年的一切又都变得支离破碎。

作者以一个纪录片制作者的角度观察和写作这一切,有意将自己隔离出去,让这个故事显得陌生,又贯穿着复杂的情绪。



《俾斯麦》

[德]克里斯托弗•诺恩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8月版

近代德国最受争议的政治人物,毫无疑问是俾斯麦。关于这位“铁血宰相”,同时代的人就有很多相左的评价。而俾斯麦本人显然也预料到了后世的争议,他曾经这样说过:“历史学家们大概也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克里斯托弗•诺恩的《俾斯麦》是一本以全新角度重新审视这位矛盾人物的作品。按照俾斯麦传记作者的传统做法,他通常只被作为德意志民族主义兴起的中心来考量。然而,由于史学潮流的变迁,这种传统如今从根本上受到了质疑。“俾斯麦首先是普鲁士的,然后才是德国的,除此之外也是欧洲的。”本书作者正是从这个角度去写俾斯麦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部从欧洲角度书写的俾斯麦传记,包含了更为广阔的可能性。此外,在此视角下,各个政治角色也拥有了更广阔的舞台来施展他们的才华。



《物色:金瓶梅读“物”记》

扬之水 著

中华书局2018年4月版

读过《金瓶梅》小说的人,都会被里面充满生机的市井生活所感染,尤其是西门庆的一众妻妾,作者不吝笔墨对她们的衣着打扮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遗憾的是,由于相隔年代久远,《金瓶梅》中出现的名物对读者来说已经十分模糊,也会影响对小说的进一步理解。

扬之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长期从事考古和名物研究,此前就著有《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诗经名物新证》《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等。在《物色》中,扬之水着力探讨《金瓶梅》小说中的金银首饰及床、盒具、酒器等的由来,它们在小说中的用途,并配以大量精美的出土考古文物照片,重现了明代后期奢华而精致的生活片段。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舆论与谣言》

[法]阿莱特•法尔热 著

文汇出版社2018年2月版

威尼斯“水怪”的嚎叫,几经流传成了土耳其人率领80万大军、乘坐200艘帆船,意图攻打威尼斯;法国国王宣布一个活了100岁、名叫勒帕普的士兵的死讯后,发酵演变成教皇暴毙的传言……法国大革命前夕,巴黎街头巷尾充斥着流言蜚语,各个阶层的人都热衷传播,又被裹挟其中。

法国著名史学家阿莱特•法尔热注意到这个现象后,通过研究当时的日记、警察报告、手抄新闻、回忆录和巴士底狱档案,发现18世纪后半叶,巴黎公众已经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对他们的城市所发生的事情表达明确的意见,而政府一方面认为民众不够成熟、冲动或无知,另一方面通过密探系统对民众舆论进行严密的监控。在巴士底狱被攻破之前,巴黎的普通民众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思想变化,进而从崇拜国王转为处死国王?这种精神变化又是如何发生发展,直至深入人心?通过这本视角独特的法国大革命“前传”,大革命中的各种疑惑将会得到解答。



《唐诗求是》

陈尚君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8月版

多年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陈尚君一直在重编《全唐诗》,相关工作目前已进入尾声。本书便是他这项大工程的一个副产品。

书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是作者展示了他在重编《全唐诗》过程中所发现的种种的问题,以及唐诗在流传中的纷歧,堪称趣味十足的“文学考古”。比如“姑苏城外寒山寺”,现在一般认为出自《枫桥夜泊》,但该诗最早记录的《中兴间气集》之武进费氏影宋本,题目是《夜宿松江》;李白《静夜思》诗中两次出现的“明月”,其实是明代文学家李攀龙所改;陈子昂名作《登幽州台歌》,标题则是明代杨慎所拟……
0 0

主题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切换至【手机版】|主站|Archiver|小黑屋|BOOKS51论坛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网站地图

GMT+8, 2024-5-6 04:56 , Processed in 0.088793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BOOKS51.COM

© 一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