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专区切换至【手机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切换本帖至【手机版】


作者: admin
查看: 183|回复: 0

主题标签Tag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人的行动:关于经济学的论文 [PDF]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7-6-13 19:3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查看: 183|回复: 0
<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0 0

主题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7-6-13 19:36:56 | 只看该作者

市场的基础——浅谈米塞斯《人的行动》的意义

程晔

财新《中国改革》杂志2013年5月刊

1949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的《人的行动》一书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当时,耶鲁学术委员会的多数成员持反对意见。理由是米塞斯在移居美国后,找不到任何一所大学的教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一统美国学术界,主张由政府干预和管制经济。在主流学术界看来,米塞斯倾毕生所学写就的这本经济学巨著太落伍了。然而,在一位学术委员的坚持下书还是出版了。出人意料的是,这本不合时宜又昂贵的大部头学术专著热销一空,仅在出版后第一个月就加印了两次。时间证明这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它深刻地影响了安·兰德、赫兹利特、罗斯巴德等一大批学者,带动了自由市场经济学和自由主义在美国的全面复兴,并且扩散到所有主要的工业国家。时至今日,影响越来越大。《人的行动》无疑是经济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书之一。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以人为基础的市场

人类对市场现象的探索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敏锐的哲学家们就已发现市场的运行有内在的规律。到近代,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经济思想的积累,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亚当·斯密发现,人的自利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协调市场;李嘉图发现比较优势原理,证明国际贸易可以同时造福富国和穷国;欧洲经院哲学家们系统地研究货币和信贷问题;马克思注意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现象,并试图用剩余价值学说来解释;门格尔开创奥地利经济学派,创造性地用主观价值论解决了困扰古典经济学家们的“钻石与水”悖论,他的学生庞巴维克发现利息是一种时间现象,并对剩余价值论提出质疑。所有这些努力,共同勾勒出一幅经济学的全景。然而,这些知识像一块块碎片,分散到生产、消费、分配、贸易、供求、价值、货币、周期、宏观等各个领域,彼此缺少联系,甚至互相冲突。在《人的行动》中,米塞斯创造性地将所有经济学的知识整合在一起,经过去伪存真,用无懈可击的逻辑和洞察力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学科。在这本巨著里,市场不再是分散隔离的局部现象,而应是彼此密切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不仅如此,他还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其他领域,史无前例地将社会、政治、历史等学科联系在一起,极大地丰富了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理解。


米塞斯的方法,即体现在书名里——“人的行动”。众所周知,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的学问。对于怎样研究人类社会,通常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完全不同,因此,不能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济现象要放到历史文化、传统惯例中研究,常见的有人文经济学、历史学派、制度经济学,等等。第二种观点则截然相反,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没有区别,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可以简化成数学公式。因此,人类社会可以适用同样的科学研究方法——根据假设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拿到现实中去验证。今天主流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都是后者的代表。而米塞斯则开创了一门独特的研究方法,并称之为“行动学”(praxeology,又译“人类行为学”)。行动学综合了以上两种方法的长处:既考虑到人的独特性——人有意识,人的行为不能简化成数学公式,又认识到人类社会有客观、可以认知的规律。这种学说把“人在行动”作为无可置疑的前提,并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科学研究方法——逻辑演绎法,以确保在研究中始终恪守该前提。

逻辑演绎法是一种古老的研究方法,几何学是其最典型的运用。逻辑演绎法以一个确定为真的公理为前提出发,用内省的演绎法探索公理的逻辑蕴含,一步步得出各个推论,即定理。每一个定理都像作为前提的公理一样可靠。整个理论体系的可靠性,由人类逻辑思维的理性所确保。在米塞斯的行动学里,这个终极公理——一切经济和社会理论的起源,就是“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为”。米塞斯爱举这样一个例子:火车站往往早上和晚上挤满了人,而其他时间却很空,这是为什么?要想解释这一现象,只有去考察人们的目的——早晚是上班高峰,大家要赶火车。

一旦公理确定,就可以推出其他定理,比如“行动说明人对现状不满,行动是要满足愿望——达到目的”“人能认识宇宙间普遍的因果关系,因此才会行动,因与果决定了手段和目的”“人总是会用自认为合适的手段,去达到自己想达到的目的——即人的理性”。然后,再引入现实世界的制约,比如“现实世界没有足够的手段满足人所有的目的,资源是稀缺的,因此,人要做取舍(经济一词的行动学含义)”“取舍意味着人要按目的的重要性(价值)排序,依序一个个满足愿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排序,彼此交换可以增进所有人的满足”。至此,米塞斯发现一切市场现象共有的本质特征——交换。所以,米氏经济学又称为交换学。正是理解到市场是以一个个真实的人为基础,是人在现实约束下选择、交换的网络,米塞斯才得以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解决一个又一个经济学难题和悖论。


契合人类社会实践的学说

米氏学说的另一个可贵之处,在于其始终契合人类的社会实践。在《人的行动》里,经济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米塞斯继承奥地利学派创始人门格尔(Carl Menger)的传统 ,用行动学重新定义门格尔开创的方法论个人主义(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米塞斯认为,只有意识到行动一定是由个人实施的,才有可能认识广泛的人类合作。坚持方法论个人主义,并不是否认集体行动的存在,而只是把集体、社会的行动作为广义人类行动的特例。以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视角看,集体不能独立于个体而存在,一切社会行动都由个人的行动组成,一切历史事件也可以还原成个人行动。米塞斯以此展开以个人为原点的社会学研究。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在人的自利驱动下可以造福整个社会。而米塞斯走得更远,他认为自利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根本原因。社会并不起源于某个统治者的命令,而是人在理性的指引下认识到,交换、分工和协作能给每一个人带来好处,人们基于自利自发组成的。人之所以会遵守社会规则和惯例,也是因为那对每一个人都有利。米塞斯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将其推广到普遍的人际协作原理,以此论证劳动分工能带来普遍的物质繁荣;他又结合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价值论,论证以分工为基础的市场交换,能够增加所有参与者的价值满足。这样,米塞斯在物质和价值两个层面上论证了“劳动分工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石”。

既然每个人生来都不“平等”,人与人的性格、口味、喜好、能力各异,自然界的资源禀赋也千差万别,那么,劳动分工以什么标准、怎样进行?这就涉及《人的行动》全书的核心内容——经济计算。经济计算的问题说来话长,这里只能简要概述:自由市场上的自发交换形成商品、要素、资本和劳动力的价格,这些价格可以为社会所有成员提供直观的参照,让人能够在满足目的的各种不同手段之间计算;价格让人既发现自己的优势,也了解别人的意愿,在追求自利的同时兼顾别人的满足。正是在价格的指引下,个人的理性形成社会的理性,人类社会才能组织大规模社会生产和协作,增进所有成员的福利。价格的具体形成机制很复杂,这里无法详述。需要强调的是,在价格的问题上,米塞斯的观点与当今的主流经济学有显著的区别。米塞斯坚持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价值论,认为价值本身是不可度量的,价值的高低只是主观满足的排列顺序,不能用数值来衡量。但是,通过人的行动,通过在现实制约下的市场交换,主观价值能以价格(交换比例)的方式反映出来,供市场参与者参考。因此,价格并不是衡量价值的尺度,而是反映相对稀缺度(即人的主观意愿相对于客观现实制约)的指标。此外,在米塞斯看来,价格的产生依赖于交换,而交换又以个人对财产的占有和支配为前提。因此,以价格为基础的经济计算,是私有财产和市场的产物。米氏经济学里的市场,是指所有人类自发、自愿交换的网络,价格则是市场参与者协调意愿的工具。与此相反,主流经济学往往简单地把价格看作一种配置资源的技术工具,把市场当成一种提高效率的技术手段。

一旦理解了米塞斯的社会理论,他的政策主张也就容易理解了。在行动学看来,政府干预是强制命令,因此与市场上的自愿交换有本质区别。经济计算让市场参与者可以客观地计算得失,以寻求个人的最大满足;而政府干预是否真的帮到了它想帮助的人,却没有客观指标能参考。行动学应用到政治上,即成为一门分析政策及其结果的学问。米塞斯认同大卫·休谟的事实价值两分法。行动学作为一门理论科学,其本身不能做出价值判断。经济科学作为行动学的分支,它永远不能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它能做的是告诉人们,如果你想达到一定的目的,应该怎么做。经济学揭示一项政策带来的后果,让民众和政府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价值判断。在《人的行动》里,米塞斯站在功利主义的价值立场,为自由放任政策辩护。当然,这里的功利可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主张可以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少数人的功利主义。事实上,方法论个人主义拒绝一切人际间的效用加减,排斥社会效用的概念。米塞斯承认政府在遏制犯罪、保障自由和财产方面的作用。他的自由放任主张的实质,是让个人来决定他们想怎样参与社会分工,让消费者来决定企业家应该生产什么。米塞斯认为,人心的逻辑结构都是相同,因此每一个人都能领悟到经济学的原理。就像他在《人的行动》中所论证的,分工和社会协作是每一个人的根本利益所在。暴力掠夺和强制干预可以以损害一部分人为代价,带给另一些人短期利益,但那终归不是长久之道。自由市场是所有人的长期利益所在,是文明和繁荣的支柱。米氏功利主义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观念,认为为长期利益考虑才是符合道德的。

在《人的行动》第30章里,米塞斯应用经济理论分析罗马帝国的衰亡。他发现,罗马帝国尽管缺少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制度基础,但在明君的统治下,已发展出发达的分工协作体系,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开始专业化经营,分工使得各个城市彼此依赖。然而,帝国连年征战,不得不用货币贬值来资助开销,货币贬值带来高通胀。统治者为压抑通胀,颁布严格的价格管制令,结果破坏了整个协作体系:农民种的粮食不能按市价销售,于是不得不停止大规模农业生产,开始在农场里自己制造手工业用具;城市里闹粮荒,人们逃出城市,回到农村自己种粮食。这时,再严苛的法令也无法阻止文明的崩溃。内乱加上外侵,导致帝国崩溃,大部分疆域退回自给自足的原始经济状态。当然,现代政治体制无法简单地与古罗马类比,不过,这个历史教训在今天仍有警世之用。

《人的行动》与中国颇有渊源。1976年,台湾学者夏道平的中译本首次出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蒋硕杰更是深受米塞斯经济思想影响,他用米塞斯的理论解释台湾经验,全面论述台湾经济成功的原因。另据香港出版人林行止透露,中国驻美大使曾于1989年专门索取《人的行动》。中国大陆的经济改革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米塞斯的影响,虽然无从考证,但米氏行动学的普遍原理、经济政策及其后果的联系,在改革历程中有迹可寻。例如,以价格双轨制为代表的经济政策带来严重政治后果,导致改革进程一度中断。直到1992年后,执政者全面放开价格,放松其他管制,市场经济体制才得以初步建立。然而,时至今日,正确的观念似乎早已被不少官员遗忘,政府干预和GDP崇拜带来一系列后果——环境污染、通货膨胀、资产泡沫、扭曲的投资结构,等等。今天,聆听米塞斯的教诲比任何时候都重要:政府和民众是否能够改变急功近利、只关注短期利益的观念?为了所有人的长远利益,政府应转变职能,减少直接干预,尽快推进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私有财产、自由、公正、法治等等。那么,就像米塞斯的行动学原理所揭示的,大规模的社会分工协作,一定可以带来更持久的物质繁荣和精神富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7-6-13 19:39:44 | 只看该作者

知识的整体还是知识的糠皮?

  米塞斯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大师级(真正的大师)人物,也是经济思想史上不可忽视的大家。和其他奥地利学派的大师一样,比如:门格尔,维塞尔,庞巴维克,他们都有深厚的欧洲古典教育的底子。饱读诗书,都有很强的历史感和古典精神。而古典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强调整体一贯,在理论的构建和解释上强调理论反思的重要性。米塞斯这本书将奥地利学派的理论宏规完全建立了起来。从研究方法上米塞斯强调社会科学研究要加强对社会行为主体的人的反思。包括经济行为的所有社会行为都是人的行为,因此人是所有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的根源。要对这些现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就需要对人有整体的认识。人的行为最简单的公理就是有目的的选择。经济行为更是这样。在这里米塞斯给我们提示了一个纵向的方向。其实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都是对人自身的反思,对人主体的反思和把握越深刻,我们对社会规律和个人命运的理解就越接近真实。如果单纯只是按照自然科学的主客对立的观察,运用统计学的工具或者数理模型来设想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结果就是导致大家都只是在现象表面的不同部分总结所谓的理论知识,进行无休止的很少有建设性的争讼。我们只是看到了飞鸿留在雪地上的抓印但是我们永远不知道飞鸿本身。我们只是模糊得到了一点知识的糠皮但是真正的知识整体我们却远未见到。读了这本书我体会到经济学是一个整体,经济学的思维源于我们对人类日常行为的深刻反思。这种反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为整体和真实的世界。特别推荐大家能读读书中对利率和商业周期的理论解释。利率并不是如凯恩斯主义所说的货币的供求,仅仅显示在借贷市场或者货币市场,利率其实是人们在现在货品和未来货品之间的选择。也就是时间偏好。利率现象是比凯恩斯理论所描述更普遍更复杂的经济现象。从这里凯恩斯的利率理论与奥地利的利率理论高下可以立判。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深刻的思想,比如人类进化和社会进化的思想。简单的经济行为和复杂的经济行为,经济体是否健康关键要看高级复杂的经济行为在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中所占的比重。读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获得思维的乐趣,更可以体会一点欧洲大陆古典传统的精髓。可以说,如果能细细品味这本书里面的卓越思想,经济学可以知大半了。而且,我们也可以体会真正的理论发展和创新需要人的反思达到新的高度和深度。不是简单的堆积积木的行为。而是通过开拓自己的生命来开拓知识的领域。真正的知识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是体用一如的,是妙趣天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7-6-13 19:41:29 | 只看该作者
章节名:第五章 时间 4.行动之间的时序关系
页码:第114页 2016-09-01 12:22:57
有人曾想借助以下一种推理已获得一种非理性行动的观念:如果a优于b,b又优于c,则逻辑上讲a当然优于c。但是如果实际上有人偏爱c而舍弃a,我们就将面临一种无法描述其一贯性和合理性的行动模式……这些例子能证明的不过是,价值判断不是不变的,因而从一个人的各种行动,即那些必然是非同时发生的各种行动中抽象出来的一种价值等级,可能陷入自相矛盾之中。
在米塞斯的观点中,逻辑本身无时间性,无因果性;一个逻辑体系在给出前提(极据)与推理方法的同时,就已经给出了其中的所有内容,内容与内容之间无非是显性与隐性的区别。换言之,我们通过前提所推导出的一切结论都是前提的同义反复,不产生新的内容;只是在给出这样的结论的时候,我们将本身隐含于前提之中的结论揭示出来、显示出来。按照所给的例子中的说法,亦即我们得到了“a优于b,b又优于c”的前提,再加上“可传递性”这一人类逻辑思维的规则,最终就得到了“a优于c”的结论。
然而问题在于,逻辑思维中的推理与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事情并不一致。依米塞斯语,即
不能把逻辑学上的一贯性概念(即没有矛盾)和行动学上的一贯性概念(即执着,或固执于某些不变的原则)相互混淆
米塞斯认为,一个人在任何时刻做出的任何行为(选择、决定)都是他根据他在那一时刻所了解的信息、所拥有的工具、所追逐的目标而确定下来的“最优”的选择,换而言之,现实世界中一个人对于两个选项(a与c)的排序,是在他最后做出选择的瞬间,与选择本身同时浮现的。逻辑上的“a优于c”对于一个现实存在的人“毫无意义”(米塞斯式说法),这个现实的人所表现出的只是,在那样一个时刻那样一个条件下,他选择了c而放弃了a,从而c优于a。
另一种理解方式是,一个人在同一个时间点只能做出一个选择,从而他所表现出的选择永远是某个对象与非某个对象的比较(a与全体非a的比较);那么,所谓“a优于b”而“b优于c”,就是两个不同时间条件下的不同选择,在条件不同的情况下自然无所谓传递性,因而“a优于c”也就无从谈起。
据此看来,当前经济学中所提到的显示性偏好弱公理(若一个人在某一时刻做出了某个选择,则其他选择或者次优,或者不可选)比之强公理(弱公理基础上,要求所给出的排序还满足传递性)上更符合现实;但问题在于,对于同一组选择要求在不同的时刻,一个人有着一致的选择,仍然忽略了时空条件的变化,在米塞斯的观点中应当也会被否定。但米塞斯的观点相对极端,在一定程度下认为一个人的观点能够保持时间上的一致性也许是可以的;但无论如何,证明非理性存在的那一反例都是不恰当的。
然而,米塞斯并未给出认识人类行动规则的方法;大概在米塞斯看来,使用逻辑去认识非逻辑的东西都是不可取的。然而人类除逻辑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工具,即便这条路是错的,也是人类唯一的选择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